[發(fā)明專利]智能掃地機器人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26526.2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345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胡淑梅;李楠;李秀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拓普牛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11/282 | 分類號: | A47L11/282;A47L11/40;C11D1/825;C11D3/382;C11D3/60;C11D3/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綜改示范區(qū)***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掃地 機器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fā)明智能掃地機器人包括殼體(100),其為邊緣內凹的三角形;三個清掃部(200),其分別布置在三角形的殼體(100)的三個端角內;集塵器(300),其配置在所述殼體(100)的中部,其通過連接管(301)與所述清掃部(200)連接;行走部(400),其配置在所述三角形的殼體(100)靠近邊緣的中部處。本發(fā)明通過上述三角形的殼體(100),相比于傳統(tǒng)的圓形殼體,可更容易清掃到房間角落的臟污。并且,三角形的殼體(100)的每個端角都配置一個獨立的清掃部(200)可根據需要而調整行進方向,以便于調節(jié)不同的清掃模式。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智能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智能掃地機器人。
背景技術
掃地機器人,又稱自動打掃機、智能吸塵、機器人吸塵器等,是智能家用電器的一種,能憑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動在房間內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掃和真空方式,將地面雜物先吸納進入自身的垃圾收納盒,從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來說,將完成清掃、吸塵、擦地工作的機器人,也統(tǒng)一歸為掃地機器人。
傳統(tǒng)的掃地機器的機身以圓盤型為主。使用充電電池運作,操作方式以遙控器、或是機器上的操作面板。一般能設定時間預約打掃,自行充電。前方有設置感應器,可偵測障礙物,如碰到墻壁或其他障礙物,會自行轉彎,并依每間不同廠商設定,而走不同的路線,有規(guī)劃清掃地區(qū)。因為其簡單操作的功能及便利性,現今已慢慢普及,成為上班族或是現代家庭的常用家電用品。
然而,由于傳統(tǒng)的掃地機器人的圓形造型和與圓形造型對應的清掃機構,會使其不利于清掃衛(wèi)生死角,大面積清掃時,清掃效率低。因此,目前亟需一種能夠清掃衛(wèi)生死角、清掃效率高的智能掃地機器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簡便、能夠清掃衛(wèi)生死角、清掃效率高的智能掃地機器人。
本發(fā)明智能掃地機器人,包括
殼體,其為邊緣內凹的三角形;
三個清掃部,其分別布置在三角形的殼體的三個端角內;
集塵器,其配置在所述殼體的中部,其通過連接管與所述清掃部連接;
行走部,其配置在所述三角形的殼體靠近邊緣的中部處。
本發(fā)明智能掃地機器人,其中所述清掃部包括碾壓部、噴灑部、吸塵部、外罩;
所述外罩的外表面與所述殼體的內表面固定,所述外罩的內表面與所述碾壓部、噴灑部、吸塵部、行走部固定,所述外罩為無下表面的箱體;
所述碾壓部包括第一立柱、轉盤、柔性桿、配重球、刷毛,所述第一立柱的底部與所述外罩的內表面固定,所述第一立柱的頂部與第一電機固定,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轉盤的底部固定,所述轉盤的頂部與柔性桿的一端固定,所述柔性桿的另一端與配重球固定,所述配重球的外表面設有刷毛,所述第一立柱的中部與第一連接桿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套筒固定,所述套筒套裝在所述柔性桿外;
所述噴灑部包括第二立柱、第二連接桿、橡膠球、滑桿、滑槽、第三連接桿、夾鉗,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與所述外罩的內表面固定,第二立柱的頂部與所述第二連接桿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二連接桿由后上至前下傾斜,所述第二連接桿的上表面設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二連接桿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滑槽內設有延其移動的滑桿,所述第二連接桿上配置有氣桿,所述氣桿的伸縮端與所述滑桿固定,所述滑桿的端部與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三連接桿的一端鉸鏈連接,兩個所述第三連接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對稱設置的夾鉗的中部鉸鏈連接,兩個夾鉗的后端與所述第二連接桿的前段鉸鏈連接,所述兩個夾鉗的前段共同夾持所述橡膠球,所述橡膠球內設有清潔劑,所述橡膠球的表面設有多個噴孔;
- 上一篇:一種專用于地磚間隙的清洗器
- 下一篇:一種遠程操控自動擦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