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26101.1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80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郝思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6 | 分類號: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黃威 |
| 地址: | 518132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信號 補償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獲取每個像素的輸出掃描信號與輸出數據信號之間的第一相位差;根據所述第一相位差對對應像素的輸入掃描信號的相位或者輸入數據信號的相位進行調整,以使所述像素的調整后的輸出掃描信號與對應的輸出數據信號之間的相位差等于對應像素調整后的輸入掃描信號與輸入數據信號的相位差。本發明的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及裝置,能夠避免充電錯誤問題,提高了顯示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平板顯示器,被應用在各種電子設備如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數字相機、計算機屏幕或筆記本電腦屏幕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液晶顯示器,通常由上下襯底和液晶層組成,襯底由玻璃和電極等組成。當上下襯底都設置電極時,可以形成縱向電場模式的顯示器,如TN(Twist Nematic)模式、VA(VerticalAlignment)模式以及為了解決視角過窄開發的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當僅在一側的襯底上設置電極時,形成橫向電場模式的顯示器,如IPS(In-planeswitching)模式和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模式等。
圖1是現有液晶顯示器的驅動信號的波形圖。G1-G6表示掃描線上的信號的波形圖,D1-D6表示數據線上的波形圖。位于液晶顯示器的左上部的像素,由于距離柵極驅動芯片和源驅動芯片比較近,因此掃描信號和數據信號的延遲小。位于液晶顯示器的中上部的像素,由于距離柵極驅動芯片比較遠,而距離源驅動芯片比較近,因此掃描信號的延遲大,數據信號的延遲小,液晶顯示器其他部分的像素的掃描信號和數據信號的延遲與此類似。
圖2是液晶顯示面板左上部像素的驅動信號的波形圖,其中101表示掃描信號,102表示數據信號,P1表示掃描信號的脈沖,P2表示數據信號的脈沖,由于左上部像素的掃描信號和數據信號的延遲小,在數據信號的切換時,也即t0時刻,掃描信號已經為低電平(如圖中虛線框所示),也即該掃描線上的TFT已經完全關閉,因此不會造成錯誤充電的問題。圖3是液晶顯示面板中上部像素的驅動信號的波形圖,由于中上部像素的掃描信號的延遲大,數據信號的延遲小。在數據信號切換時,也即t1時刻,掃描信號并不是低電平(如圖中虛線框所示),也即該掃描線上的TFT未完全關閉,因此造成錯誤充電的問題,從而影響了顯示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及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及裝置,能夠提高顯示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其包括:
獲取每個像素的輸出掃描信號與輸出數據信號之間的第一相位差;
根據所述第一相位差對對應像素的輸入掃描信號的相位或者輸入數據信號的相位進行調整,以使所述像素的調整后的輸出掃描信號與對應的輸出數據信號之間的相位差等于對應像素調整后的輸入掃描信號與輸入數據信號的相位差。
在本發明的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中,所述根據所述第一相位差對對應像素的輸入掃描信號的相位或者對應像素的輸入數據信號的相位進行調整的步驟包括:
獲取每個像素的所述第一相位差與初始相位差之間的差值;所述初始相位差為所述像素的輸入掃描信號與輸入數據信號之間的相位差;
根據所述差值對對應像素的輸入掃描信號的相位或者輸入數據信號的相位進行調整。
在本發明的驅動信號的補償方法中,所述根據所述差值對對應像素的輸入掃描信號的相位步驟包括:
當所述第一相位差大于所述初始相位差時,將所述像素的輸入掃描信號的相位減小所述差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61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