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攝影裝置及攝影裝置的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25089.2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25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俞文翔;張峻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9/73 | 分類號: | H04N9/73;H04N5/235;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攝影 裝置 操作方法 | ||
1.一種應用于一攝影裝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一角速度信號及一加速度信號中的一或多者;
根據該角速度信號及該加速度信號中的該一或多者,選擇預設的多個動作模式中的一者;
根據所述多個動作模式中選擇的該者,設置一攝影元件的一曝光時間、該攝影元件的一自動白平衡設置、以及該攝影元件的一自動曝光設置中的一或多者;
設置所述攝影元件的一自動對焦設置,其中當所述角速度信號及所述加速度信號中的一或多者的大小低于一預設閾值時,設置所述自動對焦設置的一自動對焦速度為一快速數值,且當所述角速度信號及所述加速度信號中的一或多者的大小大于一預設閾值時,設置所述自動對焦設置的一自動對焦速度為一中等數值;以及
根據該攝影元件的該曝光時間、該攝影元件的該自動對焦設置、該攝影元件的該自動白平衡設置、以及該攝影元件的該自動曝光設置中的該一或多者,擷取影像或錄影;
其中所述多個動作模式包含一行走模式和一旋轉模式,根據所述行走模式的所述角速度信號或所述加速度信號判定一第一自動對焦速度,并根據所述旋轉模式的所述角速度信號或所述加速度信號判定一第二自動對焦速度,且所述第一自動對焦速度和所述第二自動對焦速度不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所述多個動作模式中的一者的操作包括:
取得該攝影元件的一像距;
根據該像距及該角速度信號及該加速度信號中的該一或多者,計算一影像震動幅度;以及
根據該影像震動幅度,選擇所述多個動作模式中的一者。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所述多個動作模式中的一者的操作包括:
取得該攝影元件的一像距;
根據該像距及該角速度信號及該加速度信號中的該一或多者,判斷該攝影裝置的一震動方式;以及
根據該攝影裝置的該震動方式,選擇所述多個動作模式中的一者。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的一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根據一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一準確度,設置該攝影元件的該曝光時間及該攝影元件的一增益中的一或多者。
5.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該攝影元件的該曝光時間及該攝影元件的該增益中的該一或多者的操作包括:
根據該像距及該角速度信號及該加速度信號中的該一或多者,計算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一理想補償值;
取得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一實際補償值;
根據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該理想補償值與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該實際補償值,判斷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該準確度;以及
根據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該準確度,設置該攝影元件的該曝光時間及該攝影元件的該增益中的該一或多者。
6.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該攝影元件的該曝光時間及該攝影元件的該增益中的該一或多者的操作包括:
以一第一截斷頻率,高通濾波該角速度信號及該加速度信號中的該一或多者,以產生一第一過濾信號;
根據該第一過濾信號,計算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一第一理想補償值;
以一第二截斷頻率,高通濾波該角速度信號及該加速度信號中的該一或多者,以產生一第二過濾信號,其中該第二截斷頻率高于該第一截斷頻率;
根據該第二過濾信號,計算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一第二理想補償值;
根據該第一理想補償值及該第二理想補償值,判斷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該準確度;以及
根據該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該準確度,設置該攝影元件的該曝光時間及該攝影元件的該增益中的該一或多者。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一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根據所述多個動作模式中選擇的該者,調整一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一校正衰減度。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根據所述多個動作模式中選擇的該者,調整一光學影像穩定補償操作的一校正衰減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508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影像處理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三維視頻通信方法及系統、電子裝置和可讀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