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社會調查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24810.6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9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程冬愛;袁延春;洪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亞聯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10 | 分類號: | G06Q10/1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奧翔領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路遠 |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社會調查 管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社會調查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基于長期規劃和周密設計而定期、系統地搜集社會各方面的數據,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趨勢。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和逐步成熟,調查執行模式得到不斷更新,從最初的紙筆面訪、郵寄問卷等方式,發展形成多元化的計算機輔助調查(Computer Assisted Interviewing,CAI)數據采集模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上一些知名的綜合性社會調查項目開始逐步引入計算機輔助調查的理念和技術。目前,國際上應用CAI技術的知名調查項目很多,如美國的家庭收入動態調查(PSID)、健康與養老調查(HRS)、青少年健康調查(Add Health),德國的社會經濟跟蹤調查(GSP),英國的家庭動態跟蹤調查(BHPS)、理解社會調查(Understanding Society),法國的家庭戶跟蹤調查(FHP),日本的消費者跟蹤調查(JPSC),等等。其中,1968年美國密西根大學開展的PSID項目,是世界上最早的綜合性調查,最初的設計樣本為8000人,內容涉及家庭和家庭成員的幾乎所有方面。相比于傳統的紙筆訪問,CAI模式下調查數據能夠實時上傳到數據中心,不僅可以縮短數據錄入時間、有效避免數據錄入環節的登記性誤差,還可以基于調查系統自動記錄下來的、直接反映調查執行過程相關信息的并行數據(Para data),開展訪問行為管理、數據質量監控等多方面的研究與應用。
近年來也開始有學者和研究機構致力于中國社會調查數據的搜集與開發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影響。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國內學者趙人偉、李實等先后聯合國外學者Griffin、Riskin等負責組織實施的中國家庭收入項目(CHIP,1988年至今),中國疾控中心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聯合主持開展的中國營養和健康調查(CHNS,1989年至今),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實施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3年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實施的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CSS,2005年至今),北京大學組織實施的家庭動態跟蹤調查(CFPS,2008年至今)和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2008年至今),等等。其中,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CFPS)是中國首個針對家庭、個人和社區層面的動態跟蹤調查,也是中國首個使用計算機輔助面訪(CAPI)系統的全國最大規模的抽樣調查,樣本覆蓋全國25個省區、160個區縣、640個村居,2010年基線調查的規模為14960戶、近5萬個人,目前已成功完成2008年、2009年兩輪試調查以及2010年基線調查和2012年追訪調查。
綜合性社會調查項目實施過程中,數據質量控制與核查是保證數據質量不可或缺的環節。國內外綜合性社會調查項目在設計、管理及執行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各研究機構在對外交流時往往偏重于調查數據的開發與利用,關于數據質量控制的研究文獻并不多見,且大多集中在探討訪員隊伍的建設與管理(Hicks et al.,2009)、影響調查誤差的因素(如Jans,2010)、有效提高應答率的措施(如Douglas et al.,2013)、無回答偏誤的矯正(如Billie et al.,2007)等問題,也有個別學者開始關注高質量歷時數據庫(longitudinal datasets)的建立(Anna et al.,2007)以及并行數據在提高調查數據質量方面的具體應用(Frauke,2013;Olson,2013)等。
國內學者對統計數據及調查數據質量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調查數據中無回答的計量及預防(如金勇進,2001)、缺失數據的調整及補救(金勇進,2001)、統計數據質量的評估(劉洪和黃燕,2007和2009;王華等,2009;傅德印等,2011)以及提高政府統計數據質量的制度建設(邱東,2008;余根錢,2008;曾五一,2010;金勇進,2010;程開明,2013)等方面,近年來一些調查執行機構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訪員行為對調查數據質量的影響(孫妍等,2011;嚴潔等,2012),但總體來看,尚缺少系統歸納和研究數據生產環節系統誤差的產生機理以及數據質量控制方法與實現技術的相關文獻。調查實踐中,各項目執行機構大多是依托研究人員自行設計核查方案、開發實現程序,核查方案以及實現技術是否規范、科學和高效,往往受限于核查人員的知識背景和實踐經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亞聯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美亞聯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48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椿膠祛痘免洗面膜
- 下一篇:一種含有黃柏的祛痘配方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