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24557.4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79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戰合;任浩然;王曉璐;郭樂;石金祥;田秋麗;王菁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4C35/00 | 分類號: | B64C35/00;B64C39/08 |
| 代理公司: | 江蘇銀創律師事務所32242 | 代理人: | 何紅梅 |
| 地址: | 450046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多功能 盒式 水上 無人機 | ||
1.一種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包括船身式機身(1)、盒式聯翼(2)、垂直尾翼(3)、螺旋槳推進裝置(4)、機身載荷(5)、機翼太陽能發電裝置(6);
所述船身式機身(1)包括上部弧形機身(11)、底部多級斷階整流船身(12)、抑制噴濺舭彎(13);所述底部多級斷階整流船身(12)上設置有上部弧形機身(11),底部兩側抑制噴濺舭彎(13)位于船身式機身(1)底部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多級斷階整流船身(12)采用至少2級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聯翼(2)為由前機翼(21)、連接翼(22)、后機翼(23)及水平尾翼(24)組成,連接翼(22)用于連接前機翼(21)的翼稍和后機翼(23)的翼稍,前機翼(21)向后掠,同時后機翼(23)向前掠,前機翼(21)偏下方設置,翼根與船身式機身(1)相連接,后機翼(23)偏上方設置,翼根與水平尾翼(24)相連接,前機翼(21)和后機翼(23)的翼梢通過連接翼(22)相連接,前機翼(21)采用上反方式,后機翼(23)采用下反方式,上反角為0.2~5.6度,下反角為0.3~6.8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機翼(21)和后機翼(23)為相同或不同類型低速翼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尾翼(24)并支撐后緣升降舵(26),前機翼(21)的后緣副翼(25)可占用前機翼的所有后緣或部分后緣,航向控制器(27)設置于前機翼(21)的翼稍的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載荷(5)安裝于船身式機身(1)的內部(52)或前部,所述前部(51)內設置有腔體,所述腔體內設置有檢測或監視的光學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激光傳感器或超聲波傳感器;
所述內部(52)上設置有水質取樣裝置、魚食拋灑裝置、太陽能發電裝置(6)的蓄電池或螺旋槳推進裝置(4)的發動機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內部(52)的有效載荷重為0.3~15kg。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機翼(21)和后機翼(23)的上部鋪設水面駐留時可充電的前機翼上表面太陽能發電裝置(61)和后機翼上表面太陽能發電裝置(6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機翼上表面太陽能發電裝置(61)和后機翼上表面太陽能發電裝置(62)為單晶硅太陽能發電裝置、多晶硅太陽能發電裝置或薄膜太陽能發電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的材質為防水材料。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盒式聯翼水上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身式機身(1)底部上涂覆或沉積一層或多層防腐型疏水薄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未經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455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縮天然氣船及其應急切斷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氣體檢測報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