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組及其光源調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22472.2 | 申請日: | 2017-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73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武鵬;李同;張蕊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6/00 | 分類號: | G02B6/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銘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孫偉峰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組 及其 光源 調整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其光源調整裝置,光源調整裝置包括第一導光部件和第二導光部件,所述第一導光部件為楔形體,所述第二導光部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端的尺寸,所述第一端設置有楔形開口,所述第一導光部件插設于所述楔形開口,所述第二導光部件包括遠離所述第一端的出光面,所述第一導光部件包括遠離所述第二端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與所述出光面分別位于所述楔形開口的兩端,所述第二導光部件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導光部件上方的上反射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導光部件下方的下反射面。通過光源調整裝置可以提升背光模組中LED光源的效率,大大減少了LED光源能量的浪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其光源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LED光源具有節能、環保、安全、壽命長、低功耗、低熱、高亮度、防水、微型、防震、易調光、光束集中、維護簡便等特點,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指示、顯示、裝飾、背光源、普通照明等領域,特別適用于做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但隨著液晶顯示技術要求的不斷提高,特別是用于特殊用途的液晶顯示屏越來越多,對于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普通的LED將不能滿足其要求。
LED光源發出的光線有一定的發散角,其光強分布呈單峰寬高斯分布,在LED中心線即0°時,光強最大,能量最高,表現為亮度最亮;隨著光線角度的增大,光強逐漸下降,能量逐漸變小,表現為亮度逐漸變暗。因此,能夠有效利用中心線附近的光線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LED光源的能量,得到高亮度的照明結果,在相同要求下,LED數量將大大減少,進一步能夠降低LCD顯示器的能耗。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背光模組及其光源調整裝置,能夠對光源發出的光進行匯聚,使得光源的能量更集中,提高了光源的效率。
本發明提出的具體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光源調整裝置,所述光源調整裝置包括第一導光部件和第二導光部件,所述第一導光部件為楔形體,所述第二導光部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端的尺寸,所述第一端設置有楔形開口,所述第一導光部件插設于所述楔形開口,所述第二導光部件包括遠離所述第一端的出光面,所述第一導光部件包括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與所述出光面平行,所述第二導光部件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導光部件上方的上反射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導光部件下方的下反射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光部件的截面形狀為等腰三角形。
進一步地,所述入光面在所述出光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出光面的中間。
進一步地,所述上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下反射面包括與所述第一反射面對應的第三反射面和與所述第二反射面對應的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與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間的夾角及所述第三反射面與所述第四反射面之間的夾角均為鈍角。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的交線、所述第三反射面和所述第四反射面的交線到所述入光面的距離均小于所述第一導光部件的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面與所述第三反射面關于所述第一導光部件對稱,所述第二反射面與所述第四反射面關于所述第一導光部件對稱。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光部件為棱鏡。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若干個LED光源及若干個如上所述的光源調整裝置,所述光源調整裝置設置于所述LED光源與所述導光板之間且與所述LED光源一一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入光面的尺寸不小于所述LED光源的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的最大厚度等于所述導光板的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24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