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組合模具及應用其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20551.X | 申請日: | 2017-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590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平偉;戴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51/10 | 分類號: | B29C51/10;B29C5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劉繼富;王春偉 |
| 地址: | 266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模具 應用 制備 固體 浮力 材料 方法 | ||
1.一種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如下的組合模具,所述組合模具包括:模具及至少一個柔性膜;
所述模具包括:至少設置有一個端口的筒身,與端口對應的端蓋,及至少兩個用于抽真空的真空口,且至少一個真空口位于端蓋上;所述筒身的橫截面的形狀為梯形,且筒身的兩個頂面對應于梯形的上、下底;
所述柔性膜與模具彼此相分離,當端蓋覆蓋與其對應的端口時,所述柔性膜置于至少一個端口與該端蓋之間,用于將該端口與端蓋分隔;
制備方法包括:
(1)獲得用于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原料混合物;
(2)將所述原料混合物置于所述模具中,所有的端蓋覆蓋與其對應的端口,且至少一個設置有真空口的端蓋與其對應的端口之間設置有柔性膜,以使原料混合物與該端蓋上的真空口分隔,該真空口為第二真空口,設置第二真空口的端蓋為第二端蓋;未通過柔性膜與原料混合物分隔的真空口為第一真空口;
(3)通過第二真空口對模具內(nèi)部抽真空處理,使柔性膜與第二端蓋之間的真空度達到第一閾值;通過至少一個第一真空口對模具內(nèi)部抽真空處理,使模具內(nèi)部原料混合物的真空度達到第二閾值;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端蓋的真空口使模具內(nèi)部與大氣連通;之后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端蓋與模具的筒身分離;
(4)通過至少一個所述第二端蓋對應的端口向原料混合物施加壓力,使所述原料混合物形成坯體;
(5)將坯體與模具及柔性膜分離;
(6)將坯體固化處理,得到所述固體浮力材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設置有兩個端口,且兩個端口對應的端蓋上均設置有真空口;
所述兩個端口分別設置于所述筒身的兩個頂面;
或
一個端口設置于筒身的頂面,另一端口設置于筒身的側(cè)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設置有至少三個端口,且至少三個端口對應的端蓋上設置有真空口;所述至少三個端口包括設置于頂面的頂面端口和側(cè)壁端口;頂面端口的數(shù)量為一個或兩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頂面端口的數(shù)量為兩個時,所述筒身的橫截面的形狀為兩端大、中間段小的啞鈴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置于至少一個端蓋的內(nèi)側(cè)端面上的多孔隔板,且所述多孔隔板與真空口相對應。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置于模具內(nèi)側(cè)壁和/或端蓋與柔性膜之間的、可充液體的橡膠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shù)谝徽婵湛谠O置于端蓋之上時,該端蓋為第一端蓋;所述步驟(3)為:
(3)通過第二端蓋的第二真空口對模具內(nèi)部抽真空處理,使柔性膜與第二端蓋之間的真空度達到第一閾值;再通過第一端蓋的第一真空口對模具內(nèi)部抽真空處理,使模具內(nèi)部原料混合物的真空度達到第二閾值;通過所述第二端蓋的第二真空口使模具內(nèi)部與大氣連通;之后將所述第二端蓋與模具的筒身分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模具的筒身設置有兩個端口時,位于筒身頂面的一個端口對應的端蓋為第二端蓋;另一個端口對應的端蓋為第一端蓋。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模具的筒身設置有兩個端口,且所述筒身橫截面的形狀為梯形,且筒身的兩個頂面對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時,位于下底的端口對應的端蓋為第二端蓋;位于上底的端口對應的端蓋為第一端蓋。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固體浮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模具的筒身設置有至少三個端口, 包括設置于頂面的頂面端口和側(cè)壁端口時,所述第二端蓋至少包括一個頂面端口對應的端蓋;所述第一端蓋至少包括一個側(cè)壁端口對應的端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jīng)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0551.X/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汽車油箱冷卻定型模具
- 下一篇:一種多層聚丙烯共擠復合材料拉桿箱的制備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