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感溫聯動低內阻溫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17458.3 | 申請日: | 2017-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105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龍克文;顏天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川東磁電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程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7/54 | 分類號: | H01H37/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5285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動 內阻 溫控 | ||
本發明涉及溫控器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感溫聯動低內阻溫控器;包括絕緣殼,絕緣殼內設有基座、動作簧片和感溫雙金片,基座的兩端分別設有圍邊端板和隔斷板,基座的兩側分別設有圍邊側板和承托架;動作簧片的固定端穿設于第一端子和基座之間,動作簧片的活動端搭接在第二端子上述絕緣殼的上端面設有感溫窗口,感溫窗口上設有鋁基封蓋,感溫雙金片與鋁基封蓋配合呈抵觸連接,感溫雙金片與動作簧片之間設有聯動栓;本發明結構合理,布局緊湊,提高溫控器的熱響應和分斷靈敏度;感溫雙金片的形變動作通過聯動栓傳導,可避免溫控器的內阻以提高感溫精確性;基座與絕緣殼構成抽屜式封裝結構提高裝配效率,便于溫控器的微型化降低整體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溫控器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感溫聯動低內阻溫控器。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和新能源電動車產品的熱銷,電池過熱事故在世界各地多有發生且日趨頻繁,引起社會的關注和用戶安全體驗的下降。有鑒于此,在產品電池上安裝熱保護監測和安全控制裝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此類事件的發生,這在其他常規電器上的應用也驗證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現有的過熱控制器一般以雙金屬片作為熱敏元件,同時雙金屬片還作為控制電路中的導電部件,如CN102157302B公開了一種家用電器電機用途熱保護溫控裝置。這種溫控裝置的雙金屬片和導電端子需要絕緣外殼進行封裝,雙金屬片的裝配遵循一定的動作傾角,注塑件內部結構需要較高的精度,且裝配精度會決定了產品的使用安全性,裝配和封裝較為困難、成品率難以提高。
而雙金屬片作為感溫動作機構之外需要搭通端子間的電路,在感溫面積和感溫響應值的要求下,增加了控制電路的額外阻值,使電池的溫升進一步的增加。特別是對于智能手機等微型產品而言,這額外的阻值對產品的工作溫度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便于實現微型化的緊湊布局、感溫靈敏、分斷響應快的感溫聯動低內阻溫控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感溫聯動低內阻溫控器,包括絕緣殼,所述絕緣殼內設有基座、動作簧片和感溫雙金片,基座的兩端分別設有圍邊端板和隔斷板,基座的兩側分別設有圍邊側板和承托架;所述圍邊端板和承托架之間穿設有第一端子,隔斷板和圍邊側板之間穿設有第二端子,動作簧片的固定端穿設于第一端子和基座之間,且動作簧片的活動端搭接在第二端子上;所述絕緣殼的上端面設有感溫窗口,感溫窗口上設有鋁基封蓋,感溫雙金片的固定端與鋁基封蓋配合呈抵觸連接,感溫雙金片的形變端與動作簧片的活動端之間設有聯動栓。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承托架的外側面上設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內設有與第一端子呈“L”形結構設置的第一導電條,圍邊側板上設有限位壓塊,第一端子的里側端穿設于限位壓塊和基座之間。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第一端子的底面上設有限位槽,動作簧片的固定端穿設于限位槽和基座之間。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隔斷板的里側端上開設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內設有與第二端子呈“L”形結構設置的第二導電條;所述隔斷板的前端面上設有定位塊,第二端子穿設于定位塊和基座之間。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聯動栓豎直可活動地穿設于定位塊和承托架之間,聯動栓的前端面上設有兩個插槽從而構成一個豎截面為“E”形的絕緣體,感溫雙金片的形變端和動作簧片的活動端分別插設于對應的插槽內。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動作簧片的活動端上設有凸出的觸點。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感溫雙金片固定端的里側邊穿設于鋁基封蓋和限位壓塊之間,感溫雙金片固定端的外側邊穿設于鋁基封蓋和承托架之間,感溫雙金片的前端邊與圍邊端板抵觸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川東磁電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程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川東磁電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程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174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