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偽識別標示模塊以及載體上產生防偽標識碼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17149.6 | 申請日: | 2017-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50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蘇宗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3/02 | 分類號: | G09F3/02;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銥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偽 識別 標示 模塊 以及 載體 產生 標識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偽識別標示模塊,包括:一第一防偽識別單元,包括:一編碼組;以及一第一條形碼,根據所述編碼組的一部分編碼轉譯;以及一第二防偽識別單元,包括:一編碼組;以及一第一條形碼,根據所述編碼組的一部分編碼轉譯;其中,所述第一防偽識別單元的所述編碼組與所述第二防偽識別單元的所述編碼組具有一時間序列的前后關系;其中,所述第一防偽識別單元與所述第二防偽識別單元是相鄰設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偽識別標示模塊,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多個防偽識別標示單元的防偽識別標示模塊。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仿品的盛行,對于正品有著無法彌補的打擊,偽造品所取用的材料通常較差于正品,例如塑料產品,當長期使用后,更是容易產生差異,然而正品的防偽標簽,雖是日新月異,然而多屬不容易辨識的編碼方法,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簡易又方便的防偽標識碼及其編碼方法,自是目前業界的一個重要課題。
防偽標簽的種類繁多,例如紙張防偽、激光防偽等,其中更可以配合防偽油墨的使用達到更好的防偽效果。防偽原理主要是通過卷標設計的結構、材料、物理特定、化學特性或特殊編碼的加密等特性來達到其防偽的效果。然而,這樣的防偽方式是著重于標簽的制作工藝與其復雜度,其防偽的效果是體現在卷標本身,而非產品的識別,消費者需要具備辨別真偽標簽的能力才能進行識別,其辨識的難度很高,并不適用一般消費者,且標簽的成本高昂,并不適用的大量生產的產品上。
再者,單一產品通常僅具有單一的防偽標簽,只要訪冒者破解其防偽標簽的制作技術便可以進行仿冒,讓消費者無法辨別真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段式的防偽標識碼,可以在相同產品上印制與制造時間相關的多組防偽識別單元,各組防偽識別單元的編碼不重復且具有唯一性,并且與制造時間相關,藉此提供多重防偽識別的效果,讓使用者可以通過各組防偽識別單元的關聯性進行初步的驗證。用戶可以直接使用移動裝置對防偽識別單元進行掃描以取得服務器提供的驗證數據,其驗證數據包括隨機碼,通過此一方式,使用者可以快速確認各組防偽識別單元的真偽,藉此判別產品是否為仿冒品。
本發明實施例的防偽識別單元包括文字與數字組成的辨識碼與對應于辨識碼部分的條形碼所構成,其中辨識碼與條形碼的內容差別有一隨機碼。辨識碼具有設備識別、時間識別與隨機碼等辨識訊息,其編碼與時間相關,可以精細至秒或更小的單位,因此具有唯一性,并且配合隨機碼的設置,提高了仿冒的難度。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實施例的編碼方法所產生的防偽識別標示模塊包括多組防偽識別單元,其組數例如是2組、3組或更多,本發明實施例并不限制。其中,防偽識別標示模塊提供了多組辨識、唯一性、隨機碼遠程驗證等功能,具備簡易、快速、低成本的優點并且可隨產品制造流程實時產生并且印制,簡化防偽系統的建置復雜度。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偽識別標示模塊,包括:一第一防偽識別單元,包括:一編碼組;以及一第一條形碼,根據該編碼組的一部分編碼轉譯;以及一第二防偽識別單元,包括:一編碼組;以及一第一條形碼,根據該編碼組的一部分編碼轉譯;其中,該第一防偽識別單元的該編碼組與該第二防偽識別單元的該編碼組具有一時間序列的前后關系;其中,該第一防偽識別單元與該第二防偽識別單元是相鄰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防偽識別單元的所述第一編碼組包括:一第一編碼;以及一第二編碼,后綴于所述第一編碼;其中,所述第一防偽識別單元的所述第一編碼、所述第二編碼以及所述第一條形碼是相鄰設置,所述第一條形碼是根據所述編碼組的所述第一編碼轉譯。
優選地,所述第二防偽識別單元的所述第二編碼組包括:一第一編碼;以及一第二編碼,后綴于所述第一編碼;其中,所述第二防偽識別單元的所述第一編碼、所述第二編碼以及所述第二條形碼是相鄰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防偽識別單元的所述第一條形碼的格式與所述第二防偽識別單元的所述第一條形碼的格式是相同的格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171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