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既有運營中橋梁墩臺加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17000.8 | 申請日: | 2017-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50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志勇;張蓓雯;蘇欣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07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既有 運營 橋梁 加固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橋梁加固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既有運營中橋梁墩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進行樁基來替代舊樁基,并在既有承臺上方設置新承臺,新承臺通過連接結構與墩身連成一體并共同受力,從而實現既有橋梁墩臺基礎的加固。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的優點是:保證加固過程中既有橋的正常運營;對既有橋梁墩臺的樁基側阻力影響非常小,不會引起既有橋梁墩臺的位移,大大減小了施工風險;噪聲小,對環境污染小,在橋梁加固施工領域具有相當大的工程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加固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既有運營中橋梁墩臺加固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我國早期經濟落后,橋梁建設標準低,雖然橋梁上部結構保存完好能夠滿足現今使用需要,但是橋梁墩臺的基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服役能力減弱或喪失服務能力等情況,同時一些橋梁又處于運輸干線上,不能中斷,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藝措施對橋梁墩臺的基礎進行加固,達到其設計承載能力,從而使既有橋梁能夠正常運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既有運營中橋梁墩臺加固方法,通過采用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進行樁基施工,并在既有承臺上方設置新的承臺,實現在不中斷運營的前提下,既有橋梁墩臺基礎的加固。
本發明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用于既有運營中橋梁墩臺加固方法,用于對運營中的既有橋梁墩臺進行加固,所述既有橋梁墩臺包括既有承臺和既有墩柱,所述既有墩柱支承在所述既有承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在所述既有承臺的兩側施工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所述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的頂面高度與所述既有承臺的表面高度相對應;
在所述既有承臺上方設置新承臺,所述新承臺位于所述既有墩柱的外圍,且由所述既有承臺以及位于所述既有承臺兩側的所述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共同固定支承;
在所述新承臺與所述既有墩柱之間設置連接結構,使所述新承臺與所述既有墩柱連成一體。
所述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驟:采用全回轉鉆機將一鋼套管旋壓入所述既有承臺兩側的土體,使所述鋼套管內的高度與所述既有承臺的表面高度相對應;采用沖抓設備將所述鋼套管內的土體取出;在所述鋼套管內下放鋼筋籠并灌注混凝土,從而形成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
所述在新承臺與既有墩柱之間設置連接結構指的是,在所述新承臺與所述既有墩柱之間植筋或張拉預應力錨桿使所述新承臺與所述既有墩柱連成一體并共同受力。
本發明的優點是: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保證加固過程中既有橋的正常運營。
采用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工藝對既有橋梁墩臺的樁基側阻力影響非常小,不會引起既有橋梁墩臺的位移,提出了在既有運營中橋梁加固的一種新工藝,大大減小了施工風險,這對不能中斷的鐵路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該工藝在成孔過程中不需要泥漿護壁,并采用沖抓設備在鋼套管內直接取土,噪聲小,對環境污染小,在類似橋梁加固施工領域具有相當大的工程推廣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施工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中施工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的步驟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特征及其它相關特征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4所示,圖中標號1-9分別表示為:既有承臺1、既有樁2、既有墩柱3、旋壓全套管鉆孔灌注樁4、新承臺5、植筋6、全回轉鉆機7、鋼套管8、混凝土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170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