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對比度電泳型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13140.8 | 申請日: | 2017-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0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景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龍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67 | 分類號: | G02F1/167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趙淑梅,李洪福 |
| 地址: | 116318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對比度 電泳型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對比度電泳型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電泳顯示裝置是一種類紙型的顯示器,通常包括前基板、公共電極、電泳層、驅動單元和后基板。根據電泳液的微小化分割方式的不同,電泳顯示裝置可分為微膠囊型和微杯型兩大類型。在微膠囊型的電泳顯示裝置中,電泳液被密封于數量眾多、微米量級的膠囊中。在微杯型電泳顯示裝置中,電泳分散溶液通過間隔壁被分割許多微米量級的像杯子一樣的小單元。這些微小的膠囊或微杯結構,是防止電泳粒子的長時間靜止不動時產生凝集。當對電泳層施加電信號時,電泳粒子按照信號的極性與之相反方向運動,從而顯示圖像。電泳顯示裝置能夠在不施加電信號的情況下,電泳粒子停留在電極的表面,即仍能長時間保持所顯示的圖像。具體來說,即使不向電泳顯示裝置施加電場,所顯示圖像也能保持數日或數月。只有在改變圖像時,才需要施加電場到電泳層。在不需要頻繁刷新的應用中,可以使電路處于休眠狀態節約大量功耗。
電子紙顯示圖像的本質是通過納米粒子反射或散射環境光,不同種類的納米粒子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實現顯示黑、白或其它顏色的圖像。電泳型顯示裝置的顯像原理和紙張相似,圖像的視覺感受接近于紙張的顯示效果,被稱為類紙顯示器。盡管如此,現有的電泳顯示裝置在畫質上還有很大的改良余地。例如,作為類紙型顯示器的電泳型顯示裝置具有40%以上的白光反射率,和其它類型的反射型顯示器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電泳型顯示裝置的各種材料和結構優化后的最高反射率是50%左右,這與印刷品的70-80%的反射率還有相當的差距。因此,提高電泳型顯示裝置的反射率,一直是重要的課題。
發明內容
根據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反射率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高對比度電泳型顯示裝置。本發明采用增加觀察側的電泳粒子表面積的結構和復合公共電極結構,減少電泳液中的溶劑、觀察側電極和基板層間反射的方法,同時提高電泳粒子的反射率。在不改變電泳粒子自身反射特性的條件下,也能提高電泳顯示裝置的反射率。該種電泳型顯示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成本、制造難度,對比度高的優勢。能夠實現接近紙張的對比度,拓寬了電子紙的應用范圍,能更好地滿足人眼對電子紙易讀性的要求。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一種高對比度電泳型顯示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基板,位于所述上基板下表面的凸凹層,位于所述凸凹層下表面的復合公共電極,以及電泳層、驅動單元和下基板。
所述凸凹層與所述上基板一體成型或沉積到所述上基板下表面,無論何種方式形成的所述凸凹層均具有良好光透過特性和表面光潔度。
沉積到所述上基板下表面的所述凸凹層是通過壓印成型、雕刻方法、印刷、噴墨或光刻等技術方法成型的,且得到的所述凸凹層的材料與所述上基板相同或不同。
所述凸凹層由多個半圓柱形凸起和多個半圓柱形凹陷交替排列組成,或由其他不能產生類似于棱鏡效應的光傳輸特性的幾何形狀組成,無論何種方式,按所述凸凹層形狀排列的電泳粒子均能不同程度增加反射、散射的表面積。組成所述凸凹層的各形狀不能產生類似于棱鏡效應的光傳輸特性,其效應增加一次反射率降低光線的一次透過率。
所述凸凹層的凸起的高度小于等于10μm,所述凸凹層的凹陷的深度小于等于10μm。過大的凸起和凹陷會影響電泳粒子在電場作用下的響應速度和均一性,同時收窄視角。
所述凸凹層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上基板材料的折射率,從光密媒質到光疏媒質能提高光的透過率。
所述復合公共電極包括材料的折射率依次按照小、大交錯疊加的多層薄膜,位于所述復合公共電極兩側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小于與其相鄰的位于所述復合公共電極內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例如,所述復合公共電極依次包括第一薄膜,第二薄膜,第三薄膜,第四薄膜和第五薄膜,第一薄膜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二薄膜,第三薄膜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四薄膜,第一薄膜和第五薄膜位于所述復合公共電極兩側,與第一薄膜相鄰的位于所述復合公共電極內部的薄膜為第二薄膜,與第五薄膜相鄰的位于所述復合公共電極內部的薄膜為第四薄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龍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大連龍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131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墨水顯示器
- 下一篇:三維顯示裝置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