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道地中藥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13102.2 | 申請日: | 2017-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19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韓金祥;龐靖祥;楊美娜;趙肖磊;仉烈煒;張玉風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醫藥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21/63 | 分類號: | G01N21/63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潔 |
| 地址: | 25006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道地 中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檢測道地中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藥品篩選;(2)確定丹參延遲發光檢測條件;(3)丹參道地性的檢測。本發明利用不同產地丹參延遲發光延遲動力學差異來更方便和定量地鑒別道地中藥丹參。該方法靈敏度高、操作簡單,用于區分丹參是否道地藥材,評價中藥材的質量,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道地中藥的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道地藥材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在特定地域,通過特定生產過程所產的,較在其他地區所產的同種藥材品質佳、療效好,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藥材。藥材的道地性一直是評價藥材品質的獨特的綜合性標準。由于用傳統的形態學方法很難將不同產地的中藥材嚴格地區分鑒別開,因此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系列新的方法應用于道地藥材的鑒別,主要包括HPLC指紋圖譜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等,但是中藥質量評價受到是多種因素影響(如溫度、氣候、光照時間、土壤、水、栽培方法等等),現在的研評價方法基本思路仍是在西醫藥理思想指導下,囿于“藥性唯成分論”的思維進行的物質成分尋找,試圖僅從某些物質成分評價中藥整體質量,忽略了其本身的整體屬性,缺乏按照中醫藥理論的自身特點的表征指標。而且歷代本草及目前大量的研究都表明,不同地區的中藥的化學成分及遺傳物質等方面的差異不明顯,這是其道地性特征不明顯,道地產區無法確認的重要原因。
Popp教授在量子理論及“耗散結構理論”本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生物系統電磁輻射行為的理論體系,描述生物輻射行為的理論體系生物光子輻射是生命系統的本質現象,作為生命系統活動過程中的產物,輻射攜帶有生命系統內部的完整信息。當生物系統處于激發后時,會發生延遲發光的現象,通過探測這些具有量子效應的光子特性可以獲得生物系統內部的整體信息,實驗研究證實,生物光子輻射檢測技術能給出被測樣品由內部變化及環境影響所引起的生物學效應的整體信息,提供了一個關于生物系統基本特征的綜合指標,符合中醫藥理論的整體觀念。
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別名紫丹參、血參、紅根等,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藥。主產四川、山東、河南、山西、河北、安徽等省,現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之功效,臨床上用于心腦血管、癌癥、中風、肝炎等疾病的治療及抗衰老養生保健。然而由于丹參產地較多導致質量不一,直接影響臨床療效。
目前利用生物系統的延遲發光研究中藥道地性尚未見相關報道,尤其是,尚未有利用生物系統的延遲發光研究丹參道地性的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利用本草文獻記載的道地產區和非道地產區丹參延遲發光動力學的差異,建立了一種新的丹參道地性的鑒定方法。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檢測丹參道地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藥品篩選:篩選公認丹參道地產地,并收集道地產地丹參和非道地產地丹參,收集不同批次的丹參中藥材若干批;
(2)確定丹參延遲發光檢測條件:環境溫度為22~24℃,濕度為50~55%;光電倍增管制冷時間2~2.5h,制冷最低恒定溫度為-23~-25℃;激發光源為白光,激發光照時間為10~12s;計數間隔時間為1s,計數量為200個;
盛放中藥樣品的平皿直徑4~5cm,4~5g丹參樣品平鋪在平皿底部;丹參樣品顆粒大小為80~120目;中藥樣品含水量控制為6.5%-8%;
(3)丹參道地性的檢測:
采用超微弱發光檢測系統檢測后,繪制不同產地丹參的延遲發光動力學曲線;
通過對延遲發光動力學曲線進行取對數處理后進行線性擬合分析,擬合公式為y=Ax+B,獲得每個地區丹參延遲發光曲線的衰減斜率和截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醫藥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未經山東省醫藥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131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