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雕塑的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10359.2 | 申請日: | 2017-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9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久美克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樹州三江源藏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4C3/06 | 分類號: | B44C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15000 青海省玉樹藏族*** | 國省代碼: | 青海;6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雕塑 制作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塑像雕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雕塑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雕塑,又稱雕刻,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觀賞物和紀念物。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創(chuàng)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
雕塑按功能,大致可分為紀念性雕塑、主題性雕塑、裝飾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陳列性雕塑五種。
雕塑按形式可分為:圓雕,浮雕。所謂圓雕,就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寫實性的與裝飾性的,也有具體的與抽象的,戶內(nèi)與戶外的,架上的與大型城雕,著色的與非著色的等;雕塑內(nèi)容與題材也是豐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甚至于靜物;所謂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chǎn)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xiàn)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jīng)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壓縮的特性,所占空間較小,所以適用于多種環(huán)境的裝飾。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huán)境中占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為銅雕、石雕、玉雕、泥塑、陶瓷雕塑等。
雕塑因為受使用材質的質感、可塑性、規(guī)格、運輸、成本等的局限性,工藝復雜,創(chuàng)作周期長,且塑造的形象不易與周圍環(huán)境相融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正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雕塑的制作工藝,該工藝步驟簡單,縮短創(chuàng)作時間,成本低,雕塑不走形、不變形,精度及完整度都有了明顯提高,還可以加強表面的肌理效果,使雕塑形象更加逼真,從而使作品達到最佳的效果,且根據(jù)環(huán)境,對雕塑進行表面處理,使塑造的形象與周圍環(huán)境相融合。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雕塑的制作工藝,包含以下步驟:
A:醒泥
膠泥備料篩選,噴水醒泥時間為≥48h;
B:按設計圖樣骨架造型
雕塑可分為圓雕、浮雕;
圓雕,采用焊接雕塑鋼筋造型骨架,在鋼筋上纏繞十字型木條托泥裝置;
浮雕,用木板鋪設底板,在木板上按固定間距釘入釘子造型骨架,釘子釘入一半另外一半露出;
C:上膠泥覆蓋雕塑骨架造型
上膠泥覆蓋雕塑骨架造型,進行掛泥,用木槌砸實補平泥間空隙,此階段,泥塑需噴水保持膠泥不開裂,停工時,泥塑覆蓋塑料薄膜保濕;
D:塑形
根據(jù)設計圖樣對泥塑噴水塑形;
E:推光
對整體泥塑使用刮片進行推光;
F:翻制
在泥塑上用切片進行區(qū)域模具分割設計,然后噴灑肥皂水作為隔離防護,將石膏漿覆蓋于雕塑,所述區(qū)域模具上固定抓手,待石膏硬化干燥后開始脫模;
G:修模,補模
將脫模后的石膏模塊上的殘留泥去掉,然后對石膏模塊進行修模,補模,然后用金屬網(wǎng)進行打磨;
H:上漿
對石膏模塊表面上漿,第一次用漿液上漿,第二次漿液配合玻璃絲布一同上漿,依次分層上漿,層數(shù)≥3,總厚度0.5cm-2cm,上漿完成后,經(jīng)過硬化,石膏模塊變成玻璃鋼模塊;
I:拼合玻璃鋼分體模塊
拼合玻璃鋼模塊,縫隙進行補平和加固,內(nèi)部建立鋼筋支持體;
J:打磨
打磨雕塑;
K:表面處理
將雕塑上色后覆蓋外保護涂層。
優(yōu)選的,步驟A所述醒泥時間為72h。
優(yōu)選的,步驟B所述鋼筋上還鋪設金屬網(wǎng)。
優(yōu)選的,步驟B所述固定間距為15公分。
優(yōu)選的,步驟B所述釘子之間還纏繞細金屬絲。
優(yōu)選的,步驟F所述抓手為石膏麻木樁制。
優(yōu)選的,步驟G所述金屬網(wǎng)為銅網(wǎng)。
優(yōu)選的,步驟H所述漿液含有液體樹脂、催化劑、固化劑、填料、顯色劑;
優(yōu)選的,步驟H所述層數(shù)為4層。
優(yōu)選的,步驟K所述上色為上仿銅色。
優(yōu)選的,步驟K所述上色為上仿石材色。
優(yōu)選的,步驟K所述上色為上仿漢白玉色。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該雕塑制作工藝步驟簡單、適于推廣;
(2)縮短創(chuàng)作時間;
(3)成本低;
(4)雕塑不走形、不變形;
(5)精度及完整度都有了明顯提高;
(6)加強表面的肌理效果,使雕塑形象更加逼真;
(7)作品可達到最佳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樹州三江源藏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玉樹州三江源藏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103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仿石雕畫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變壓器套管低壓電流互感器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