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雙層折回驅動的多級轉動機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10307.5 | 申請日: | 2017-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25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白勁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若比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9/12 | 分類號: | B25J9/12;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11353 | 代理人: | 逯博 |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折回 驅動 多級 轉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一種驅動機構,尤其涉及一種雙層折回驅動的多級轉動機構。
背景技術
機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機械手是最早出現(xiàn)的工業(yè)機器人,也是最早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機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勞動以實現(xiàn)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能在有害環(huán)境下操作以保護人身安全,因而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冶金、電子、輕工和原子能等部門。廣義上的機械手不一定都是復雜的模仿人的手的結構,在工業(yè)生產中,類似于手臂結構的裝置也是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例如通過驅動機構驅動可轉動的連桿部件,來實現(xiàn)對生產線上的物體的撥動、阻攔等功能,此外,還有許多機械手也是針對殘疾人設計,來充當殘疾人的假肢,從而讓殘疾人具有一定的抓取物體的能力。
在機械手的機構中,需要通過驅動機構來驅動手臂或手指,使得手臂或者手指能夠沿著關節(jié)轉動,從而實現(xiàn)對物體的抓取。手臂或者手指的轉動需要通過驅動源來實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中一般通過電機驅動來完成,而電機通過輸出軸轉動的方式輸出動力,需要經過一定的傳動機構設計才能輸出到手臂或手指上來帶動其轉動。現(xiàn)有技術的傳動機構設計占用空間較大,或者對關節(jié)部分影響較大,需要對關節(jié)部分進行特殊設計等。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雙層折回驅動的多級轉動機構,以節(jié)省驅動機構所占用的空間。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雙層折回驅動的多級轉動機構,其包括電機機架、層間傳動機構、電機、螺桿以及與所述螺桿配合的螺母、被驅動部件,所述被驅動部件包括多級連桿,所述多級連桿至少為三級以上,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電機機架內,并通過輸出軸與所述層間傳動機構的第一轉動體連接,所述螺桿和螺母設置于所述電機機架的下方,所述螺桿的一端與所述層間傳動機構的第二轉動體連接,所述第一轉動體和第二轉動體之間傳動連接,所述螺母設置在所述電機機架下部,所述螺母在徑向方向上相對于所述電機機架固定,并能夠相對所述電機機架在軸向方向上運動,所述螺母與所述電機位于所述層間傳動機構的同側,所述螺桿的軸向方向固定,當所述螺桿轉動時,帶動所述螺母在軸向方向運動,所述螺母上設置有與所述被驅動部件連接的連接部,用于通過所述螺母在軸向方向的運動驅動所述被驅動部件運動,所述多級連桿之間通過第二連桿轉軸可轉動地順次連接,第一級連桿通過第一連桿轉軸與所述電機機架可轉動連接,并且所述第一級連桿通過柔性連接部件或者可彎折連接部件與所述螺母上的連接部連接,所述第二級連桿通過第一拉桿與所述電機機架連接,所述第一拉桿的兩端通過第一拉桿轉軸與所述電機機架和所述的第二級連桿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拉桿與所述第一級連桿形成交叉結構,在所述第二級連桿之后,每間隔一級連桿的兩級連桿之間均連接有所述第二拉桿,所述第二拉桿的兩端通過所述第二拉桿轉軸與所述兩級連桿分別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拉桿與被間隔的一級連桿形成交叉結構。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雙層折回驅動的多級轉動機構,通過采用雙層折回傳動結構,配合螺桿和螺母的特殊設計,使得動力源的原始輸出和對被驅動部件的驅動輸出分別位于兩層,并且通過層間傳動機構實現(xiàn)了折回,從而節(jié)省軸向傳動輸出所占用的空間。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二。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一。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二。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三。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四。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一。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二。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三。
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四。
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一。
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雙層折回驅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若比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若比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103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力除銹組合工具箱
- 下一篇:基于大小的基因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