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同心組合雙轉子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09251.1 | 申請日: | 2017-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09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繼忠;高鵬浩;張樹勇;何洪;張俊躍;門日秀;錢煜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天津) |
| 主分類號: | F02B37/013 | 分類號: | F02B37/013;F02B37/00;F02B37/16;F02B37/18;F02C6/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馬倩倩 |
| 地址: | 3004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心 組合 轉子 廢氣 渦輪 增壓 系統 結構 | ||
1.一種同心組合雙轉子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過同心軸連接在一起的雙壓氣機葉輪與雙渦輪,形成兩級廢氣渦輪增壓結構;
所述雙壓氣機葉輪分別為低壓級壓氣機葉輪(2)和高壓級壓氣機葉輪(6),所述雙渦輪分別為高壓級渦輪(10)和低壓級渦輪(11),所述低壓級壓氣機葉輪(2)和低壓級渦輪(11)構成低壓級渦輪-壓氣機結構,所述高壓級壓氣機葉輪(6)和高壓級渦輪(10)構成高壓級渦輪-壓氣機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組合雙轉子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級渦輪(10)采用徑流式或混流式,所述低壓級渦輪(11)采用軸流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組合雙轉子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級渦輪-壓氣機結構安裝在同心軸上低壓級渦輪-壓氣機結構的內側形成高壓級居內布置結構;或者,所述高壓級渦輪-壓氣機結構安裝在同心軸上低壓級渦輪-壓氣機結構的外側形成高壓級居外布置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組合雙轉子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壓級壓氣機葉輪(2)和高壓級壓氣機葉輪(6)采用離心式,且低壓級壓氣機葉輪(2)和高壓級壓氣機葉輪(6)同向布置或者背向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組合雙轉子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軸包括內軸(3)和外軸(8),所述內軸(3)為實心軸,外軸(8)為空心軸,且套裝在內軸(3)外側;所述雙壓氣機葉輪與雙渦輪通過內軸(3)和外軸(8)組合在一起,實現同軸不同速,相互耦合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同心組合雙轉子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軸(8)通過外軸軸承7安裝在增壓系統結構內部,所述外軸軸承7為浮動軸承或滾珠軸承;所述內軸(3)通過內軸軸承(5)安裝在增壓系統結構內部,內軸軸承(5)為滾珠軸承,且內軸軸承(5)設置在增壓系統結構整體的內側或中部或外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組合雙轉子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壓級壓氣機葉輪(2)端通道設有壓氣機端低壓級旁通閥(4),所述高壓級壓氣機葉輪(6)端通道設有壓氣機端高壓級旁通閥(1);所述高壓級渦輪(10)端通道設有渦輪端高壓級旁通閥(9),所述低壓級渦輪(11)端通道設有渦輪端低壓級旁通閥(12);
當壓氣機端低壓級旁通閥(4)和渦輪端低壓級旁通閥(12)關閉,壓氣機端高壓級旁通閥(1)和渦輪端高壓級旁通閥(9)打開時,則低壓級渦輪-壓氣機結構單獨工作;
當壓氣機端高壓級旁通閥(1)和渦輪端高壓級旁通閥(9)關閉,壓氣機端低壓級旁通閥(4)和渦輪端低壓級旁通閥(12)打開時,則高壓級渦輪-壓氣機結構單獨工作;
當壓氣機端低壓級旁通閥(4)、渦輪端低壓級旁通閥(12)、壓氣機端高壓級旁通閥(1)和渦輪端高壓級旁通閥(9)四個旁通閥均關閉時,兩級廢氣渦輪增壓結構同時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天津),未經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天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925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