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水體污染生態環境修復的景觀池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08982.4 | 申請日: | 2017-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5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應博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9/14;C02F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體 污染 生態環境 修復 景觀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體修復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對水體污染生態環境修復的景觀池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污水以及工業廢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大,造成了水源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如何將污水處理與環境相結合,構建人與生態環境的綠色和諧家園,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河道被污染水源處理大都采用抽取水源,經柵欄網隔離過濾掉泥沙后,水經過過濾后進入水池,參與水池中的凈化,而本身僅僅是對水質的凈化處理,水中泥沙得不到治理,而往往泥沙中也含有污染水源的重金屬;其次污染水源僅僅是通過分級過濾,將污染水中的有機物過濾,但是即便是是通過活性炭過濾,也僅僅是對大分子有機物如腐殖質、膠體物質等去除較為有效,而對水中另一部分有機物去除率一般小于30%,例如BDOC與AOC,這類小分子有機物親水性強,在水中接近于真溶液狀態存在,不易于混絮劑結合或者被吸附,故去除效果不佳。
水污染多種多樣,但是景觀池的治理往往單一,不能進行綜合的治理,所以一旦水源污染變換,不但無法進行治理,而且會破壞景觀池,造成景觀池內治理設備損壞,從而造成損失。
發明內容
一種對水體污染生態環境修復的景觀池,包括沉降池部、處理池部、景觀池部與降解池部,所述沉降池部通過第一泥漿泵連通河道,所述沉降池部底端通過第二泥漿泵連通所述處理池部,所述沉降池部一側通過第一抽水機連通所述景觀池部底部,所述景觀池部分為上層景觀部與下層景觀部,所述下層景觀部的剖面為梯形,所述下層景觀部的池底由底向上依次設有鵝卵石層、石子層、砂石層與活性炭層,所述活性炭層上方設有曝氣裝置,所述上層景觀部內設有多種水生植物生態模塊,所述上層景觀部通過第二抽水機連通所述降解池部。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處理池部包括處理池、活化污泥馴化池、第一水泵與活性泥排放管,所述第一水泵一端連通所述活化污泥馴化池,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連通活性泥排放管,所述活性泥排放管通過固定樁固定在處理池中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降解池部包括生物降解池、生物菌培養池、第二水泵與生物菌劑排放管,所述第二水泵一端連通所述生物降解池,所述第二水泵另一端連通生物菌劑排放管,所述生物菌劑排放管連通所述生物降解池。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排放池與水質檢測裝置,所述排放池一端連通所述生物降解池,所述排放池連通河道,所述排放池通過自動閘門連通河道。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多種水生植物生態模塊包括漂浮筐。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述多種水生植物生態模塊還包括滲透地坪與種植土壤層。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沉降池部一側的第一抽水機通過滲水裝置與所述下層景觀部底部連通,所述滲水裝置的剖面為倒梯形滲水裝置,所述滲水裝置與所述下層將官底部之間設有柵欄板。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對水體污染生態環境修的景觀池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修建沉降池部、處理池部、景觀池部與降解池部,將沉降池部通過鋪設管道連通污染河道,第一泥漿泵用來抽取污染河道的水源;
2)將鋪設管道,將沉降池部、景觀池部與降解池部連通,所述沉降池部與所述景觀池部之間的連通的管道上安裝第一抽水機,所述景觀池部與所述降解池部之間的連通的官道上安裝第二抽水機;所述沉降池部底部通過管道連通所述處理池部,所述沉降池部與所述處理池部之間的官道上安裝有第二泥漿泵;
3)向處理池部中的活化污泥馴化池投放第一菌種,向降解池部中的生物菌培養池投放第二菌種,使活化污泥馴化池與生物菌培養池中大量繁殖;
4)對景觀池部內的下層景觀部從底部依次鋪設鵝卵石層、石子層、砂石層與活性炭層,隨后安裝曝氣裝置,向上層景觀池內鋪設多種水生植物生態模塊;
5)開啟第一泥漿泵抽水,隨后水進入沉降池部,經過沉降,污水被第一抽水機抽取進入景觀池部位,景觀池部對污水過濾,降解大分子有機物,隨后被第二抽水機抽取后進入降解池部,對水中的小分子有機物進一步降解,使水質達標,檢測合格排放回河道;而沉降池部沉積的污染泥漿會被第二泥漿泵抽取進入處理池部,隨后被處理池部消除重金屬。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3)中第一菌種為能夠處理重金屬的菌種,處理重金屬的菌種例如黑曲霉;所述第二菌種為能夠處理小分子有機物的菌種,處理小分子有機物的菌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89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厭氧污水處理裝置及工藝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污水處理的滲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