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交流電動態檢測裝置及方法、保險裝置、電流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08925.6 | 申請日: | 2017-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45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尤宣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尤宣來 |
| 主分類號: | G01R15/18 | 分類號: | G01R15/18;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連耀忠;葉碎銀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流電 動態 檢測 裝置 方法 保險裝置 電流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交流電動態檢測裝置及方法、保險裝置、電流顯示裝置,交流電動態檢測裝置包括第一直流供電電路、第二直流供電電路、穩壓基準電路、微電位取樣電路、工頻交流放大電路、檢波電路、校準電路、信號顯示器和電磁轉換COSΦ放大取樣測量電路;第一直流供電電路的電壓輸出端接工頻交流放大電路的電源輸入端,第二直流供電電路的電壓輸出端接信號顯示器的電源輸入端,穩壓基準電路的電壓輸入端接第二直流供電電路,電壓輸出端接信號顯示器的基準電壓輸入端;微電位取樣電路的取樣電壓信號輸出端接工頻交流放大電路的輸入端,工頻交流放大電路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檢波電路、校準電路接信號顯示器的輸入端。本發明測量范圍大、靈敏度高、測量直接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流電檢測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交流電動態檢測裝置及方法、保險裝置和電流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交流電的測量在電的測量計量中是很重要的測量對象,傳統測量交流電流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用萬用表的串聯電阻分壓法、運用互感器的電磁轉換法、相位互感器檢測,以及臥輪電度表的電-磁-測量法。其中,萬用表和專用表的電阻分壓法,其最高分辨(以四位半為例)100微伏,傳統測量電阻的方法則為200Ω。
以上的方法在各種儀表和工業、家庭運用中都具有較成熟的產品,并其使用規模很大。若要更科學、長久節能、持續在線式測量,特別是大批量、大范圍分布式地監測,以上方法都存在這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就是測量范圍小、靈敏度低、不科學、體大、體重、耗材、耗能、造價高的問題。因為不論是高阻分壓的外接式分壓電阻,還是電磁轉換裝置,都必然地需要一個鋪助的耗能部件來進行采樣,才能對交流電流進行測量,如此一來,必然造成持續測量范圍小、靈敏低、體重、體大、耗材、耗能、高成本;另方面,資源的損耗也很明顯,比如電磁轉換器需要的矽鋼片、絕緣材料、銅材材料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交流電動態檢測裝置及方法、保險裝置和電流顯示裝置,其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交流電檢測裝置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交流電動態檢測裝置,包括第一直流供電電路、供電電壓低于第一直流供電電路的第二直流供電電路、穩壓基準電路、微電位取樣電路、至少進行兩級放大的工頻交流放大電路、檢波電路、校準電路、信號顯示器;第一直流供電電路的電壓輸出端接工頻交流放大電路的電源輸入端,第二直流供電電路的電壓輸出端接信號顯示器的電源輸入端,穩壓基準電路的電壓輸入端接第二直流供電電路,穩壓基準電路的電壓輸出端接信號顯示器的基準電壓輸入端;微電位取樣電路連接被測交流電,且其取樣電壓信號輸出端接工頻交流放大電路的輸入端,工頻交流放大電路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檢波電路、校準電路接信號顯示器的輸入端;
還包括電磁轉換COSΦ放大取樣測量電路,用于測量流經微電位取樣電路的交流電的電度、相位信號,其在微電位取樣電路與工頻交流放大電路未連接或斷開連接時,連接工頻交流放大電路。
本發明所采用的又一技術方案是:一種交流電動態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沿長度方向,將兩個采樣點固定連接于一段取樣導線上,并使所述取樣導線及采樣點處于被測交流電回路中;
將兩個采樣點的電壓差通過工頻交流放大電路進行至少兩級放大,并將工頻交流放大電路的輸出依次通過檢波電路和校準電路連接信號顯示器的輸入端,由信號顯示器顯示采樣點間交流電流的測量值;所述工頻交流放大電路的供電電壓大于信號顯示器的供電電壓;
用標準儀器測量兩個采樣點間交流電流的大小,獲得參考值;
將所述測量值與參考值進行比較,并調節校準電路,直至所述測量值與參考值吻合;
用電磁轉換COSΦ放大取樣測量電路測量采樣點間交流電流的電鍍、相位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尤宣來,未經尤宣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89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