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棉錦彈力小提花織物的設計與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07935.8 | 申請日: | 2017-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299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瞿建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3D13/00;D03D21/00;D06M15/11;D06M15/263;D06M13/02;D06M101/06;D06M10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2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彈力 提花 織物 設計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棉錦彈力小提花織物的設計與生產方法,棉錦彈力小提花織物的經紗有兩種,織造的工藝流程也不一樣,棉紗的生產工藝流程為:絡筒?整經?漿紗?漿軸1;錦綸長絲的工藝流程為:分批整經?花經軸2。本發明中生產的棉錦小提花彈力織物既具有棉織物透氣性,舒適性,又具有化纖織物的保形性,是一種高檔時尚面料,生產難度很大,通過使用雙軸織造,解決了棉紗和錦綸長絲織縮的差異,通過優化工藝,解決了布邊易松弛、織物門幅難以控制、錦綸長絲易起靜電、易斷頭等技術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棉錦彈力小提花織物的設計與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棉織物具有良好的舒適性、透氣性和吸濕性好,但不抗皺;錦綸面料耐磨性好,彈性恢復能力強,但太柔軟,面料太過輕盈;棉錦彈力面料產品既具有棉織物舒適性,透氣性,又具有錦綸織物的耐磨性,面料觸感柔軟,保形性能好,具有高彈、高伸長的性能,主要作為夏季高檔時尚面料。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棉錦彈力小提花織物的設計與生產方法。棉錦小提花彈力織物,經紗由14.5tex的棉紗和N75D的錦綸本白長絲構成,緯紗為N75D+40D錦氨包覆本白絲,棉錦小提花彈力織物既具有棉織物透氣性,舒適性,又具有化纖織物的保形性,是一種高檔時尚面料,生產難度很大,通過使用雙軸織造,解決了棉紗和錦綸長絲織縮的差異,通過優化工藝,解決了布邊易松弛、織物門幅難以控制、錦綸長絲易起靜電、易斷頭等技術難題。
技術方案:一種棉錦彈力小提花織物的設計方法,設計要點如下:
(1)織物的組織:棉錦彈力小提花織物的的經緯浮長線要控制在1-3之間,浮長長,織物觀感差,本織物選用平紋作為織物的基礎組織,再配上小提花;(2)經緯紗線的紗支要細,本織物選用14.5tex棉紗作為地經紗,75D的錦綸長絲作為花經;(3)緯紗為N70D+40D錦氨包覆絲;(4)棉錦提花彈力織物,經紗有兩種原料,需要使用不同的前道工序,地經紗經過絡筒、整經、漿紗工序,制成地經軸1;錦綸長絲生產時,直接使用分批整經,然后并軸,得到花經軸2;(5)兩種經紗的細度不同,棉紗粗,錦綸長絲細,插筘時,地經棉紗每筘2入,花經長絲每筘3入;(6)棉錦提花彈力織物生產時,容易產生松邊疵點,織物設計時,增加邊紗根數到40*2根,加大邊組織每筘穿入數,邊穿入數為4入,解決松邊問題。
作為優化:所述織物的設計規格如下:坯布幅寬154㎝,筘幅190㎝,坯布經密468根/10cm,坯布緯密283根/10cm,總經根數7262根,全幅花數266花,其中14.5tex紅色紗3192根,14.5tex加白紗2660根,N75D本白錦綸長絲1330根,邊紗40*2根,選用白色紗線。筘號175筘/10cm。
作為優化:所述織物的色經排列為:14.5tex加白紗5根,14.5tex紅色紗12根,14.5tex加白5根,N75D本白長絲5根。一花合計27根紗,其中14.5tex紅色紗12根,14.5tex加白紗10根,N75D本白錦綸長絲5根。緯紗為N75D+40D的本白包覆絲。
一種根據所述的棉錦彈力小提花織物的生產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1絡筒:
選用GA015系列槽筒式絡筒機,絡紗速度為608m/min,接頭時要使用手持式空氣捻接器,絡筒張力墊圈的重量為7.4g;
2整經:
14.5tex棉紗整經時選用CGGA114B—SM型分批整經機,筒子架容量為640只,整經速度為670m/min,由于整經速度較高,整經時不再進行附加張力的設定,為確保整經的質量,使用集體換筒;14.5tex白色紗2660根,邊紗80根,合計2740根紗,整經成5軸,配軸為548*5;14.5tex紅色紗3192根,配5軸,配軸為639*2+638*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79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內齒斜齒磨砂輪機構
- 下一篇:一種自動雙軸螺母攻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