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純化茄尼醇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07481.4 | 申請日: | 2017-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42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梁明在;包曉青;洪哲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義守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9/74 | 分類號: | C07C29/74;C07C29/76;C07C3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馬雯雯;臧建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茄尼醇 萃物 模擬移動床層析 成分分離 煙葉原料 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 高純度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純化茄尼醇的方法,包括提供煙葉原料,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煙葉原料中的粗萃物,其中所述粗萃物包括茄尼醇成分以及混合成分。接著,以模擬移動床層析法將粗萃物中的茄尼醇成分分離開來。運用此模擬移動床層析法可將粗萃物中的茄尼醇成分與混合成分分離開來,以產生高純度的茄尼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純化茄尼醇的方法。
背景技術
輔酶Q10(Coenzyme Q10;簡稱CoQ10)存在于動物體內的每個細胞中,其主要生理角色是在粒腺體內膜協助電子的傳遞,以輔助粒腺體中能量物質ATP的產生,讓細胞能量供應系統能快速運作,并且穩定細胞膜結構不受電子或高能量物質的傷害。臨床上輔酶Q10用在治療心臟疾病已超過30年,研究發現其亦可改善皮膚粗糙、抗紫外線、清除自由基、治療癌癥、延緩老化、心血管疾病與神經退化病變等。目前可使用半化學合成法,以煙葉中提取得到的茄尼醇(solanesol)為原料合成輔酶Q10,在合成過程可保持雙鍵的幾何構型以及立體選擇性,將是工業化生產輔酶Q10的主要途徑。
茄尼醇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中,特別是在煙草葉子,含量約為0.5~4%。目前有關從煙葉中提取茄尼醇的方法主要包括熱回流提取(heat reflux extraction;HRE)、微波輔助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超音波提取(ultrasonic assistedextraction;UAE)和超臨界流體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目前,因層析技術的演進,較容易從天然產物獲得高純度的活性物質。例如利用大孔樹脂和硅膠作為層析柱填充物和固定相,提升茄尼醇的吸附能力,進而改善茄尼醇的純度。然而,現有的分離純化的方法皆為間歇式進料的層析系統,這種常用的吸附與層析技術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往往會導致產物稀釋嚴重,且溶劑耗量大、吸附劑效能低、操作成本高等局限,不適宜工業化的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純化茄尼醇的方法可以連續式進料,產物稀釋較少,大大降低了固體吸附劑的使用量,并且提高了其使用效率,進而能產生高純度的茄尼醇。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純化茄尼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煙葉原料,并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煙葉原料中的粗萃物,其中粗萃物包括茄尼醇成分以及混合成分。再來,以模擬移動床層析法將粗萃物中的茄尼醇成分分離開來。所述模擬移動床層析法包含:(i)提供模擬移動床,所用的模擬移動床依序包括第一區段、第二區段以及第三區段,其中模擬移動床是由移動相及固定相所組成,移動相包括沖滌液,固定相顆粒內部是具有孔隙,移動相對于模擬移動床中是朝同一方向流經第一區段、第二區段以及第三區段之間,固定相是相對于移動相朝反方向模擬移動;(ii)將粗萃物注入模擬移動床的第二區段與第三區段之間,并使茄尼醇成分隨固定相移動至第一區段與第二區段之間的萃出端并使混合成分隨移動相移動至第三區段的萃余端,又或是使混合成分隨固定相移動至第一區段與第二區段之間的萃出端并使茄尼醇成分隨移動相移動至第三區段的萃余端,以分離純化出茄尼醇成分。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煙葉原料中的粗萃物的方式是將煙葉原料載入萃取槽,并使用純二氧化碳進行萃取,經過6個小時的萃取后,添加乙醇輔助溶劑后進行2個小時的萃取,以萃取出粗萃物,其中萃取條件為:萃取溫度50℃、壓力為35MPa、二氧化碳流速為60克/分鐘且乙醇流速為4.99毫升/分鐘。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區段、第二區段以及第三區段各自包含兩根管柱,且每根管柱內填充顆粒內部具有孔隙之固定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義守大學,未經義守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74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