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頸戴式耳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05556.5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541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東昆;范廣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歌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艷珍 |
| 地址: | 266104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頸戴式 耳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話耳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頸戴式耳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通話耳機,多是采用音頻麥克。當使用者講話時,聲帶振動,并靠空氣作為媒介將聲音傳播出去,麥克拾取到聲音,將其轉換成電信號,芯片將此電信號通過無線或者有線傳遞給終端。此方案引入噪音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聲音需要在空氣中傳播一段路程,極易受到干擾,尤其是當身處嘈雜的環境中時,說話聲會連同外界的噪音一起被麥克拾取到,這會大大降低通話質量。
基于上述背景,有人提出了利用固體傳聲的方案,如骨傳導。利用骨傳導原理采集聲音確實可以規避外部噪音對通話質量的影響,但是,由于受到耳機結構設計的影響,現有的骨傳導聲音采集方案中,MIC的拾音面大都選取在顱骨、頜骨或鼻腔出,喉管的振動需要通過骨骼肌肉等傳遞到顱骨、頜骨和鼻腔,能量的損耗非常大,所以在這些位置采集聲音的振動難度很大,效果也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耳機采用音頻麥克采集聲音容易引入干擾,或者現有的骨傳導聲音導致能力損耗大的技術問題,提出了一種頸戴式耳機,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頸戴式耳機,包括入耳式耳塞、用于環后頸部佩戴的弧形外殼,所述弧形外殼內設置有電路板,所述入耳式耳塞通過導線與所述電路板連接,所述弧形外殼還連接有弧形調節桿,所述弧形調節桿的內弧面上固設有壓電拾音組件,所述壓電拾音組件通過導線與所述電路板連接,所述弧形調節桿用于環前頸部佩戴,所述壓電拾音組件用于采集人體喉部發音時產生的振動信號,并生成電信號發送至所述電路板,由所述電路板上的處理器進行信號的處理以及控制發送。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外殼包括相固定的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和所述下殼之間圍成有外殼腔,所述電路板固設在所述外殼腔內。
進一步的,所述上殼具有向其內弧面方向翻折的內翻邊,所述下殼具有向其外弧面方向翻折的外翻邊,所述內翻邊與所述外翻邊扣合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上殼與所述下殼之間具有至少與所述上殼和下殼的其中一個固定連接的臺階,所述臺階上開有貫通孔,所述弧形調節桿的端部穿過所述貫通孔插入至所述外殼腔內并且與所述弧形外殼固定,所述弧形調節桿插入至所述外殼腔內的深度可調節。
進一步的,所述下殼包括大弧本體和兩個小弧凸邊,所述大弧本體的兩端分別形成有向外凸出的臺階,小弧凸邊通過臺階與所述大弧本體連接,所述臺階上開有貫通孔,所述弧形調節桿的端部穿過所述貫通孔,所述弧形調節桿至少其中一端部形成有向內或者向外翻折的限位爪,用于與該限位爪所在側的臺階卡接。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調節桿包括本體部和分別位于所述本體部兩端的兩個卡邊部,所述本體部的寬度大于卡邊部的寬度,所述卡邊部穿過所述貫通孔與所述下殼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卡邊部分別為第一卡邊和第二卡邊,所述第一卡邊的弧長大于所述第二卡邊的弧長,所述第二卡邊的自由端形成有向內或者向外翻折的限位爪,所述第一卡邊所在側的弧形外殼的端部設置有鎖緊結構,用于在所述第一卡邊插入至所述外殼腔內的進深調節完畢后將所述第一卡邊鎖住。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邊的外弧面上形成有齒紋,所述鎖緊結構朝向所述齒紋方向的端面上形成有與所述齒紋嚙合的卡爪。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卡邊部分別為第一卡邊和第二卡邊,所述第一卡邊和第二卡邊的自由端均形成有向內或者向外翻折的限位爪,所述弧形外殼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鎖緊結構,用于在所述第一卡邊或第二卡邊插入至所述外殼腔內的進深調節完畢后將其鎖住。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邊和第二卡邊的外弧面上形成有齒紋,所述鎖緊結構朝向所述齒紋方向的端面上形成有與所述齒紋嚙合的卡爪。
進一步的,所述壓電拾音組件包括壓電陶瓷和與所述壓電陶瓷連接的導電柱,所述導電柱通過導線與所述電路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下殼的內弧面和/或所述壓電拾音組件的外表面上固設有軟膠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的頸戴式耳機,通過設置用于環前頸部佩戴的弧形調節桿,所述弧形調節桿的內弧面上固設有壓電拾音組件,在佩戴后壓電拾音組件直接與人體的喉部接觸,喉部發音振動傳遞至壓電拾音部件振動,產生電信號發送至電路板,由電路板上的處理器進行信號的處理以及發送,由于本頸戴式耳機采用直接采集人體發音器官振動而實現聲音采集的原理,避免了傳統空氣傳播容易引入噪聲的問題,同時解決了骨傳播造成能量衰減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歌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歌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55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