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稻田藝術畫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05199.2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20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葛義學;曹成茂;武立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舒州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農業工程學會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G9/1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1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稻田 藝術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稻田藝術畫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鄉村旅游和農業觀光,各地有關生態旅游和觀光休閑農業的景點遍地開花。我地處位于江淮之間,雨水充足,陽關明媚,特別適宜水稻種植。因此因地制宜,采用技術手段種植水稻,制作稻田藝術畫,將創意農業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為廣大人民提供休閑觀光的新場所的同時,也使得農村與農民,獲得了致富巨大的商機。
稻田畫就是由黑色、紅色、紫色、黃色、綠色等各種彩色水稻組成,經過彩稻選育、圖案設計、定點測繪和秧苗栽植、田間管理環節,形成精美的稻田藝術。作為休閑觀光農業的一種形式,從日本發展而來,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同時也沒有較為規范的稻田畫種植方法,在稻田顏色和層次上受到限制,無法實現較好的視覺效果,種植技術需要改進。
為此,本發明人提供了一種稻田藝術畫的種植方法,為規范稻田畫的種植技術及保證稻田畫的藝術效果提供了技術支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稻田藝術畫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稻田藝術畫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選種曬種:稻田畫要用黑米稻、紫米稻、紅米稻、綠米稻、黃米稻等不同顏色水稻種子,根據作畫的田地規劃好相應配置圖,整理出不同顏色稻種的需求量,稻種選擇純度和發芽率高、特征穩定、產量較好的水稻種子,并將選好的種子在晴好天氣曬種2-3天;
(2)浸種:浸種前先用鹽水處理種子,去除秕粒,用清水洗凈后使用清水浸種,日浸夜露至種子自然破胸露白;
(3)育苗土配制:選擇菜園土與腐熟馬糞混合后粉碎過6-8毫米篩,再向其中加入過磷酸鈣、硫銨混合,其中菜園土、腐熟馬糞、過磷酸鈣、硫銨的重量份依次為85-88、9-10、1.5-2、0.2-0.3,混合均勻后再加入糠醛渣調節育苗土pH至5-6即可;
(4)播種:將準備好的育苗地塊整平,保證高低誤差不超過1厘米,再向其中填入2-2.5厘米厚育苗土,刮平后均勻將稻種撒播,再填入0.5-0.6厘米厚的育苗土,輕輕壓實后澆透水,再用薄膜覆蓋在土層上;
(5)移栽:待秧苗秧齡至三葉—心時進行移栽,移栽前先在田里通過畫線器畫出九宮格,依設計圖樣定出坐標,再通過繩子牽線描出圖樣及字體輪廓,沿著繩子移栽不同顏色的水稻秧苗;
(6)田間管理:
A、水分管理:彩色水稻秧苗要保持淺水栽插、薄水分蘗,秧苗移栽大田后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處于分蘗階段的田塊要降低水位,保持濕潤灌溉,以促進有效分蘗發生。
B、增施肥料:移栽前田塊底肥畝施有機肥1000-1500千克,并加碳銨30-32千克、磷肥40-50千克、氯化鉀5-6千克,栽后7-10天后追施分蘗肥,畝施尿素7-8千克。
C、病害防治:
彩色水稻苗期注意防治苗葉瘟,尚未移栽大田的彩色水稻秧苗在移栽前1-2天施藥,帶藥移栽;已移栽大田的秧苗采用低毒、低殘留、安全、高效農藥防治一代二化螟蟲。
D、稻田修剪:
在水稻分蘗旺盛期按照設計的圖案標準進行修剪,保證稻田畫完美的藝術效果。
所述曬種過程中若氣溫超過25℃,則將種子墊于草席、報紙上再進行晾曬。
其中處理種子的鹽水的配置方法為每千克水加160克鹽。
所述育苗土配制中菜園土、腐熟馬糞、過磷酸鈣、硫銨的重量比為450:50:10:1。
所述播種過程中的育苗地塊選擇旱地,播種后保證苗床無水層。
本發明的優點是:
通過對不同顏色水稻的科學選種處理以及彩稻的土壤營養需求,滿足了各色水稻的生長,保證了稻田畫完美的藝術效果,同時規范了稻田畫的種植技術,降低了稻田畫的制作成本,方法簡單,帶動力強,對發展旅游和觀光農業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水稻成熟收割后,又可向游客出售優質稻米和粗糧,打造旅游、觀光、休閑、購物于一體的休閑旅游基地,積極帶動當地稻米產業和旅游業的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稻田藝術畫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舒州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農業工程學會,未經安徽舒州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農業工程學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51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大數據的運動員身體監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體育運動教學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