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03954.3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07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沈在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太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67/187 | 分類號: | A63B67/187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 地址: | 2313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羽毛球 工用 羽毛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藝,涉及羽毛球加工技術領域,包括如下步驟:(1)噴灑烘毛藥水,(2)噴灑清水,(3)上毛,(4)烘毛,(5)下毛。本發明通過所述烘毛操作并在烘毛藥水的作用下能顯著提高烘毛后羽毛的平整度、柔軟度和光澤度,避免烘毛后羽毛出現嚴重皺毛現象,將烘毛后羽毛平整度提高到98%;并且烘毛后的羽毛手感柔軟,光澤度好;在提高烘毛效率的同時保證羽毛的烘毛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羽毛球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藝。
背景技術:
羽毛球,是一項室內、室外都可以進行的體育運動,器材由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組成。其中,羽毛球的質量十分重要,不僅決定羽毛球的使用壽命,而且直接關系到使用者對羽毛球的控制。
羽毛球上羽毛的作用是保證羽毛球的穩定性、速度、受擊打時的變形度、飛行時的旋轉性,羽毛選自鴨毛和鵝毛。烘毛處理屬于羽毛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傳統烘毛工藝是在烘毛前噴灑清水,使羽毛含水量達15%左右裝機,升溫至75℃烘烤30min后取出,成品皺毛率在25-28%之間。此外,經高溫烘毛后的羽毛光澤度有所下降,這直接影響羽毛的外觀質量。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公司開發出種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藝,不僅操作簡單,而且能顯著提高經烘毛工藝處理后的羽毛平整度和光澤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且能提高羽毛平整度和光澤度的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藝。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羽毛球加工用羽毛烘毛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噴灑烘毛藥水:一人用專用毛叉翻抖羽毛,另一人用噴霧器對挑翻的羽毛噴灑烘毛藥水,一次噴灑藥水的羽毛量以能保證一天生產為準,羽毛翻動時要輕挑輕翻,藥水噴灑要均勻,噴灑后擱置2.5h,彎毛不噴灑藥水;
(2)噴灑清水:將噴灑過烘毛藥水的羽毛用專用毛叉抳順,然后均勻噴灑清水;
(3)上毛:每臺烘毛機每次烘毛重量不得超過18kg,上毛時每摞直徑應小于烘毛機進出口口徑10cm以上;
(4)烘毛:彎毛溫度設定為70-75℃,烘毛時間30min;豚鴨翎溫度設定為80-85℃,烘毛時間30min;水鴨翎溫度設定為65-70℃,烘毛時間30min;
(5)下毛:烘干結束后關閉溫度開關,打開機口吹風20min后下毛。
所述烘毛藥水用量為每1kg羽毛噴灑0.2kg烘毛藥水。
所述清水用量為每20kg羽毛噴灑0.6kg清水。
所述烘毛藥水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巴西棕櫚蠟/聚氧化乙烯5份、泊洛沙姆/聚天門冬氨酸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多聚谷氨酸1份、聚丙烯酸鈉0.5份、氫化蓖麻油0.3份、葡萄糖酸鈉0.1份、水100份,其制備方法為:向巴西棕櫚蠟/聚氧化乙烯中加入氫化蓖麻油和葡萄糖酸鈉,并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75-80℃保溫混合10min,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多聚谷氨酸,繼續在75-80℃保溫混合10min,自然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水、泊洛沙姆/聚天門冬氨酸和聚丙烯酸鈉,溶解完全后送入球磨機中,球磨至出料粒度低于0.01mm,即得烘毛藥水。
所述巴西棕櫚蠟/聚氧化乙烯是由巴西棕櫚蠟和聚氧化乙烯復合而成,其具體制備方法為:向聚氧化乙烯中加入N-羥甲基丙烯酰胺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升溫至120-125℃保溫混合30min制得冷溶型聚氧化乙烯,再加入水,攪拌使冷溶型聚氧化乙烯完全溶解后靜置15min,然后加入巴西棕櫚蠟和羥甲基二茂鐵,升溫至回流狀態保溫攪拌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得巴西棕櫚蠟/聚氧化乙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太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太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395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