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浮體式魚塘自動破冰除冰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03060.4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9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韓鑫;薛明明;謝傳坤;溫信宇;張世凱;宋振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15/02 | 分類號: | E02B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式 魚塘 自動 除冰 裝置 | ||
1.浮體式魚塘自動破冰除冰裝置,包括漂浮機架(2)、破冰機構、排冰機構(7)、動力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漂浮機架(2)主體為兩個浮筒,浮筒為高強塑料注塑而成,能夠承受一定強度的壓力和沖擊且有較好的耐摩擦性;兩浮筒平行放置且用鋼架連接為一體,鋼架上用于安裝電機(1),兩浮筒上部設置有軸架,用于安裝凸輪軸(3)和鏈輪軸;兩浮筒前后兩端有牽引繩孔(12),用于該裝置的牽引;破冰機構包括凸輪軸(3)、復位彈簧(4)、破冰錐(5)、破冰錐套筒(6),凸輪軸(3)安裝在漂浮機架(2)的前部軸架上,凸輪軸(3)上安裝有若干個凸輪,且在一周上均勻分布,以保證凸輪軸(3)的回轉平衡,保持工作穩(wěn)定性;破冰錐(5)上部安裝有滾輪,與凸輪軸(3)上的凸輪保持滾動接觸,破冰錐(5)的錐尖豎直朝下,破冰錐(5)的錐身呈扁圓柱形,一定數量的破冰錐套筒(6)均勻的安裝在凸輪軸(3)正下方的漂浮機架(2)上,破冰錐(5)置于破冰錐套筒(6)內,且二者保持間隙配合,破冰錐(5)的長度大于破冰錐套筒(6)的長度,每個破冰錐(5)的錐身外側套有壓縮型復位彈簧(4),復位彈簧(4)朝上的一端固定在破冰錐(5)的上部,復位彈簧(4)朝下的一端與破冰錐套筒(6)的上端面相接觸;排冰機構(7)包括排冰桶(70)、排冰導引板(71)、螺旋排冰軸(72),排冰桶(70)安裝在漂浮機架(2)的后部,其底部與漂浮機架(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排冰桶(70)的中前部開有進冰口和鏈輪孔,后部兩側開有排冰口且排冰口位于兩側未破冰的冰面上,排冰導引板(71)的一端焊接在排冰桶(70)的進冰口處,另一端呈一斜度插入破冰后的水面下,將破碎的冰引導至排冰桶(70)內,排冰導引板(71)上設置有漏水孔,用以減少運動時水對排冰導引板(71)的阻力,螺旋排冰軸(72)安裝在排冰桶(70)內,鏈輪組(13)中的一個鏈輪安裝在螺旋排冰軸(72)的中部,在鏈輪兩側的螺旋板方向相反,在鏈輪組(13)的帶動下,螺旋排冰軸(72)旋轉并將進冰口處的碎冰帶至排冰桶(70)的兩端的排冰口處;動力傳動機構包括電機(1)、帶輪組一(8)、帶輪組二(9)、雙輸出軸減速機(10)、齒輪組(11)、鏈輪組(13),電機(1)安裝在漂浮機架(2)的連接鋼架上,為整個裝置提供動力;電機(1)的動力經過帶輪組一(8)傳輸給雙輸出軸減速機(10),其中一個輸出軸通過齒輪組(11)帶動凸輪軸(3)旋轉,實現(xiàn)破冰工作,另一輸出軸通過帶輪組二(9)和鏈輪組(13)帶動排冰機構(7)工作,完成排冰過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體式魚塘自動破冰除冰裝置,其特征在于:凸輪軸(3)上的凸輪、破冰錐(5)和破冰錐套筒(6)的數量相同,且數量為4~6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306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話題處理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