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02555.5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00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飛;潘壽東;樓敏;王勤榮;周偉民;肖旺軍;李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12 | 分類號: | E01D19/12;E01D4/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3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下承式 拱橋 混凝土 橋面 施工 方法 | ||
1.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利用支架法施工起始節標準節的混凝土拱橋主梁;
步驟2,安裝拱橋主梁施工掛籃及其附屬系統,掛籃的前端與吊索連接;
步驟3,調整臨時預應力束索力;
步驟4,綁扎縱向混凝土梁鋼筋,完成縱梁混凝土澆筑;
步驟5,拆除模板,拆除掛籃與吊索連接,將拱橋主梁施工掛籃行走至下一個工作位進行施工;
步驟6,安裝橫梁澆筑系統,綁扎橫梁混凝土鋼筋及預應力束,完成橫梁混凝土澆筑;
步驟7,重復步驟3-6繼續完成剩余橋面混凝土結構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安裝拱橋主梁施工掛籃的步驟具體包括:
步驟2.1:安放縱梁行走系統于待澆筑標準節縱梁的前一節已澆筑標準節縱梁上;
步驟2.2:安放承重平臺于縱梁下方;安放縱梁前吊系統于所述承重平臺前部以連接承重平臺與縱梁;安放頂升機構于承重平臺尾部,且設于承重平臺和縱梁之間;安放錨固系統于所述頂升機構和所述縱梁前吊系統之間以連接所述承重平臺與所述縱梁;
步驟2.3:通過所述頂升機構和錨固系統配合完成掛籃提升到設計位置,安裝所述縱梁模板系統,進行標準節縱梁澆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梁行走系統包括
設于所述縱梁上方的行走軌道和推進油缸,
設于所述承重平臺兩側的掛腿,其中所述承重平臺能通過所述掛腿安放于所述行走軌道上,
設于所述承重平臺與所述縱梁之間的行走翻滾輪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梁前吊系統包括前吊桿、以及與前吊桿連接的螺紋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具體包括:
步驟5.1:拆除縱梁模板系統、縱梁前吊系統,拆除掛籃與吊索連接;
步驟5.2:通過所述頂升機構和錨固系統配合完成掛籃下放;
步驟5.3:所述行走系統將掛籃移動至下一個工作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2:掛籃下放到掛腿底部滑靴接觸行走軌道頂面的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2還包括安放后吊桿于所述錨固系統和所述頂升機構之間,用于連接所述縱梁和所述承重平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包括:
步驟6.1:安放橫梁澆筑系統的行走系統至施工位;
步驟6.2:安放橫梁澆筑系統的承重梁、橫梁模板系統、懸吊系統;
步驟6.3:進行橫梁澆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承式拱橋混凝土橋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鋪設已澆筑橫梁之間的預制橋面板的步驟,所述步驟在步驟6之后和步驟7之間進行,或者在步驟7之后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255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孔介質橋面徑流收集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儲存罐進出氨管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