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自修復能力的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02431.7 | 申請日: | 2017-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56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鈺潔;李靜;王瑞軒;鄧海彬;陳萬昕;蔡良怡;干振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E04G9/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修復 能力 混凝土 模板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自修復能力的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1)根據所需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尺寸設計要求制備內鋼模和外鋼模;2)準備混凝土材料;3)將所準備混凝土材料進行拌和;4)澆筑第一層混凝土;5)放入內模板、將底面有孔洞的內鋼模緩慢推入;6)澆筑第二層混凝土;7)澆筑第三層混凝土;8)拆模和養護。本發明可以自主感知并修復細小裂縫;模板為預制構件,施工操作簡單并且可以把部分鋼筋預埋進模板;具有自主修復裂縫的功能,延緩有害物質沿結構表面裂縫滲入混凝土銹蝕鋼筋,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延長其壽命,并且可代替傳統木模板,適用于工業化生產和快捷施工,節省木材資源,前景十分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具體是一種具有自修復能力的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混凝土構件經常帶裂縫工作,不利于結構的耐久性且人工定期修補及其耗時耗力,木模板在混凝土成形后需要拆除清理,木材消耗大,且使用周次少,而現有的各種混凝土免拆模板并不能解決混凝土開裂的問題。隨著土木工程行業對于混凝土構件耐久性要求的增高和綠色建筑的號召,免拆且可以自主修補裂縫的智能化材料前景巨大。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混凝土結構表面開裂只能靠人工逐一灌漿修補的問題,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自主感知、修復裂縫的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采用具有可拆模板要求的剛度和強度,且滿足節約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一種具有自修復能力的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
1)根據所需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尺寸設計要求制備內鋼模和外鋼模,其中,所述內鋼模的底部間隔一定距離均勻設置有若干孔洞,內鋼模和外鋼模截面尺寸差為所需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保護層厚度;
2)準備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以質量百分比計包括如下物質:水泥16.45%-18.55%、粉煤灰3.3%-5.5%、硅酸鈉修復劑0.7%-1.05%、細骨料30.8%-31%、粗骨料39.3%-39.4%、PVA纖維0.05%-0.11%、減水劑0.32%、拌合水6.57%-6.58%;
3)將所準備混凝土材料進行拌和;
4)澆筑第一層混凝土,在外鋼模內澆筑一層混凝土,使其厚度大于現澆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厚度,振搗均勻;
5)放入內模板、將底面有孔洞的內鋼模緩慢推入,使得步驟4)中振搗后的混凝土沿內鋼模和外鋼模之間的空隙上升,且底部混凝土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6)澆筑第二層混凝土,固定內、外鋼模位置,向內鋼模和外鋼模之間的空隙中澆筑一層混凝土并振搗;
7)澆筑第三層混凝土,重復步驟6),直到內鋼模和外鋼模之間的空隙被裝滿;
8)拆模和養護,待步驟7)的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草袋或麻布,灑水保濕,帶模養護至少5天,然后拆模,繼續保濕養護至少25天。
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孔洞的直徑為20mm,間距為80mm。
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的硅酸鈉修復劑是用環氧樹脂和細砂包裹硅酸鈉顆粒所制成的片狀修復劑。
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的水泥為PO42.5級水泥。
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細骨料為中砂。
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粗骨料是粒徑在5mm-10mm范圍內的連續級配碎石。
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PVA纖維拉強1600MPa以上,長度6-12mm,初始模量35GPa。
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粉煤灰為Ⅰ級粉煤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24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