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析出抗菌衛生棉、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02415.8 | 申請日: | 2017-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77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鄭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納寶無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15/46 | 分類號: | A61L15/46;A61L15/42;A61L15/18;A61L15/20;A61L15/28;A61L15/24;A61L15/26;A61L15/32;A61F13/2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07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析出 抗菌 衛生棉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析出抗菌衛生棉、制備方法及應用,屬于衛生用品技術領域。本發明以可溶性金屬鹽、晶體誘導劑、晶體礦化劑、晶體修飾劑、晶體穩定劑的協同作用及反應條件的控制,得到微晶尺寸在5nm以下的納米微晶分散體,再在一定條件下有效植入到弱堿處理后的棉散纖維中,加熱條件下使晶體繼續生長固著,去除表面殘留物后,經棉條梳理機粗疏、精梳加工,制備得到抗菌衛生棉,壓制成型即可得到殺菌衛生棉條。本發明提供的衛生棉和衛生棉條產品,不僅具有高效殺菌功能,而且無金屬離子析出,安全環保;尤其是用作衛生棉條,具有明顯的殺菌、抗菌效果,同時對婦科炎癥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析出抗菌功能衛生棉條的制備及應用,屬于醫療衛生用品領域。
背景技術
導管式的衛生棉條由于使用時不影響衣著和運動,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歐美女性使用較多,在美國,有42%的女性女性使用衛生棉條。由于亞洲人習慣上不喜歡栓劑,衛生棉條在亞洲國家的女性中使用很少,在中國,僅有2%的女性使用衛生棉條。原因是許多女性認為衛生棉條不夠衛生,擔心細菌引入到子宮內而造成感染,甚至可能導致中毒性休克綜合癥。由于衛生棉條與陰道上皮細胞接觸緊密,可能使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由于更換間隔時間過長,子宮內膜因為衛生棉條的吸收而干裂,而導致陰道內一種金黃色葡萄球菌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產生喉嚨痛、發燒、關節及肌肉酸痛、血壓下降的癥狀,嚴重者甚至休克。另外衛生棉條的吸收力太好,使用者常常會認為不用經常更換,而子宮內的環境特別適合細菌的滋生,從而使感染的機會增加。因此抗菌性能應該是衛生棉條的一個必備性能指標,也是衛生棉條能夠得以普及的關鍵。
近年來隨著納米抗菌劑的不斷研發,新型納米抗菌劑在衛生巾領域得到應用,其中納米銀抗菌劑的應用較為普遍,它屬于無機納米抗菌劑范疇,抗菌性能好,相關研究報道較多,例如 :國際發明專利《Tampon impregnated with nano-particles of two metals》(GB 2500305 (A))、中國發明專利《 一種納米銀遠紅外負離子磁療衛生巾及護墊》(CN102600021A)、《 一種抗菌無紡布及無紡布制品的生產方法》(CN 102191681A)、《納米衛生棉條》(CN 1539511A)及實用新型專利《液體納米銀抗菌衛生巾》(CN 202859470U)、《納米銀抗菌衛生巾》(CN 202724123U)等,都將納米銀材料應用于衛生巾或衛生棉條領域,取得較好的抗菌效果,但是納米銀的使用也存在弊端,突出表現在其價格昂貴,容易變色,銀離子析出產生色素沉著,此外銀離子易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中國發明專利《一種納米光觸媒抗菌衛生巾》(CN 105268012 A)主要采用二氧化鈦溶膠對無紡布進行噴涂加工,而衛生巾的使用環境幾乎是無光環境,極大限制了其催化作用,此外,簡單的噴涂附著力不強,存在著二氧化鈦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抗菌功能衛生棉條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安全環保,具有殺菌效果的無析出抗菌衛生棉、制備方法及應用。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無析出抗菌衛生棉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
1、納米微晶分散體的合成
將可溶性金屬鹽溶解于水中,配制金屬鹽溶液A,所述的金屬鹽包括鋅、鎂、鈣、鈦、銅、鋁、鋯、鋇、鍶的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將晶體誘導劑、晶體礦化劑、晶體修飾劑、晶體穩定劑分別溶解在水中,配制成B、C、D、E溶液;所述的晶體誘導劑包括尿素、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氨水、碳酸鈉、碳酸氫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晶體礦化劑包括可溶性的鑭、鈰、釹輕稀土元素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晶體修飾劑包括環糊精、硅烷偶聯劑、氨基酸、卵磷脂、甲殼素、甘油、多元羧酸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晶體穩定劑包括聚乙二醇、聚氨酯、有機硅樹脂、聚乙烯吡咯烷酮、多肽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納寶無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納寶無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24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