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在線連續配制調剖調驅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99987.5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07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全剛;孟祥海;袁博;張杰;魏俊;寧凱;楊磊;馬明明;張云寶;王楠;尹鵬;張志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16 | 分類號: | E21B43/16;F04F5/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艷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在線 連續 配制 調剖調驅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田開發法穩油控水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在線連續配制調剖調驅裝置。
背景技術
調剖調驅是油田開發過程中有效的穩油控水措施,通過向地層擠注不同體系強度的藥劑,堵塞水流優勢通道,調節水驅方向,擴大注水波及體積,從而達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目前調剖調驅采用風送干粉通過水粉混合器與來水混合,經溶解罐初步溶解,再由輸送泵到熟化罐進行熟化后到注入泵擠注進井口。期間涉及到兩個熟化罐倒罐,只能進行間歇性配制,不能實現連續配置液體,且聚合物配制濃度最高為6000ppm,高濃度配制受限。另外一種在線調剖調驅工藝是使用乳液聚合物經由計量柱塞泵泵出,再注入管路與其他助劑混合后入井,該工藝主要問題在于乳液聚合物成本較高,并且由于乳液聚合物有效含量偏低,無法保證較高的入井液粘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在海上稠油油田三次采油開發應用過程中,采油平臺特殊結構和可用空間限制,以及以往在線設備體系選擇單一的弊端,提供一種新型在線連續配制調剖調驅裝置,從空間及適應體系廣度方面進行全面優化,實現高濃度干粉聚合物溶液的在線配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在線連續配制調剖調驅裝置,包括來水減壓系統、分散溶解系統、自動控制系統;
所述來水減壓系統包括高壓端和低壓端;所述高壓端由設置有調節閥A的高壓供水管線和蓄水罐相連,所述蓄水罐底部設置有水位計;所述低壓端由以供水管線依次連接的離心泵、過濾器、調節閥B和流量計A組成;
所述分散溶解系統包括料斗、下料器、密閉漏斗、粉風管線,以及水力射流器、溶解罐;所述料斗側面設置振蕩器;所述料斗底部連接所述下料器;所述下料器出口連接所述密閉漏斗;所述密閉漏斗上部留有進氣口;所述密閉漏斗底部連接所述粉風管線;所述水力射流器的入口分別與所述粉風管線和所述供水管線相連接;所述水力射流器出口連接至所述溶解罐頂部,所述溶解罐的頂部還安裝有多個攪拌器,所述溶解罐底部設置有液位計;所述溶解罐的輸出管路由輸送管線依次連接有螺桿泵和流量計B組成;所述溶解罐上部和所述輸出管線上設置有泄壓閥;
所述自動控制系統由編程模塊、DCS系統、調節閥、變頻設備、流量計組成,所述調節閥、所述變頻設備和所述流量計形成正反饋回路;所述流量計包括所述流量計A和所述流量計B,所述調節閥包括所述調節閥A和所述調節閥B;所述編程模塊由SIEMENS-S7300可編程控制器、存儲器、組態軟件組成;所述變頻設備包括所述離心泵、所述螺桿泵和所述下料器。
所述進氣口接上N2。
所述溶解罐頂部采用N2密封。
所述過濾器為雙聯過濾器。
所述下料器為螺旋式下料器。
所述溶解罐結構為蛇形,所述攪拌器的攪拌葉設有15°至35°的傾角;所述攪拌器的攪拌葉設置為雙層。
所述溶解罐底部設置有排污管線。
所述來水減壓系統、所述分散溶解系統和所述自動控制系統分別安裝在各自橇塊內。
有益效果
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更高的工況適應性、控制穩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實現高濃度溶液連續在線配置,同時降低體系擇選成本。
2、本發明各系統各自形成模塊,并分別安裝在各自橇塊內,滿足采油平臺特殊空間結構內的高濃度干粉聚合物溶液的在線配置,充分實現設備集約性、智能性、多面性,克服了目前所應用注入系統的設計瓶頸。
3、本發明采用在線溶解工藝,且采用蛇流式溶解罐,提高熟化效率。
4、本發明通過組塊式優化設計形成高度集成的分散溶解單元及來水減壓單元,減少了設備重量和占地面積;通過氮封環流,克服了“魚眼”和“團塊”現象。
5、本發明通過水力射流器,利用調節閥與水泵變頻器調節水壓及水量通過流體力學守恒原理,進行水壓與流速計算,射流器負壓與水流速有一定的比例關系,通過該比例關系得到相應的壓力的水流動,在射流腔內產生高負壓,吸入干粉,在射流器內保證速度匹配的干粉流和水流,保證高濃度配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控制原理示意圖。
附圖標記:1、蓄水罐;2、水位計;3、離心泵;4、過濾器;5、料斗;6、震蕩器;7、下料器;8、密閉漏斗;9、進氣口;10、水力射流器;11、液位計;12、溶解罐;13、泄壓閥;14、攪拌器;15、螺桿泵;16、調節閥A;17、調節閥B;18、流量計A;19、流量計B。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999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CO2驅油藏氣竄通道動態反演方法
- 下一篇:油井注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