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魚細菌性腸炎、爛腮、赤皮病的復方中草藥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99255.6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2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于杰;周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樂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 | 分類號: | A61K36/88;A61P31/04;A61P1/00;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100 江蘇省鎮江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細菌性 腸炎 爛腮 赤皮病 復方 中草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魚細菌性疾病的中草藥制劑,具體的說是一種防治魚細菌性腸炎、爛腮、赤皮病的復方中草藥制劑的配方及相關制備技術。
背景技術
魚類細菌性腸炎、爛鰓、赤皮病是水產養殖魚類十分常見且危害嚴重的疾病,是由柱狀嗜纖維菌、腸型點狀氣單胞菌和熒光假單胞菌等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引起,發病時一般呈現出以上三種或兩種并發,對斑點叉尾鮰、草魚、青魚危害尤其明顯,發病后可造成魚類的大量死亡,一般死亡率高達50%左右,有的甚至高達90%以上,給水產養殖生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對于該類疾病的防治除了注意水質調節、定期消毒外,還在該類疾病的多發季節使用藥物進行防治,一般采用抗生素進行防治,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隨著抗生素的長期大量應用,同樣的病害在防治中出現了用藥量增加、用藥時間延長、用藥品種不斷更換仍不能控制病情的局面,這主要與病原的耐藥性增強直接相關,有時還污染了水質。因此,從藥物殘留、水體污染及對人類健康帶來間接危害等角度考慮,推廣高效、低殘留和無毒副作用的安全漁藥將成為水產養殖用藥的主流,特別是復方中草藥制劑的研制開發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針對魚類細菌性腸炎、爛鰓、赤皮病的防治現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治該類疾病的安全、高效復方中草藥制劑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本發明的復方中草藥制劑是由馬齒莧、老鸛草、辣蓼、澤漆、鴨跖草、甘草6味中草藥經粉碎、混合和100℃水提而成,各原藥材的重量配比范圍為:馬齒莧25~35份、老鸛草14~18份、辣蓼6~10份、澤漆22~28份、鴨跖草10~14份、甘草8~12份,原藥材常用重量配比為:馬齒莧30份、老鸛草16份、辣蓼8份、澤漆25份、鴨跖草12份、甘草10份。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按照上述各原藥材的重量配比稱取原藥材混合,首次水提,加水量為原藥材重量的12倍,浸泡120分鐘后煎煮,煎煮時間為2小時,煎煮后過濾;第二次水提,加水量為原藥材的6倍,煎煮時間為1.5小時,煎煮后過濾;合并兩次濾液,并濃縮至原藥材的1倍重量,滅菌得魚細菌性腸炎、爛腮、赤皮病的復方中草藥制劑。經多次實踐證明,本發明的復方中草藥制劑的使用劑量為:治療每1立方米水體均勻潑灑使用本發明復方中草藥制劑500ml,隔日一次,連用2~3次。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對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的屬于魚專用的中草藥復方制劑,通過全池均勻潑灑方式給藥,藥性溫和且無毒副作用,使用時操作簡便,成本低廉,適合于魚類大規模養殖的需要。
(2)該制劑被魚體吸收后,可顯著提高魚體對細菌性腸炎、爛鰓、赤皮病的抵抗力。對于已發病的魚體,藥物吸收后可快速殺滅病原菌、快速修復病原菌感染所引起的組織損傷,從而加速該類病癥的治愈,治愈率高達85%以上。
(3)本發明的所有原藥材均為安全性較高的中草藥,該復方中草藥制劑的推廣對有效減少和防止抗生素的濫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符合人們對食品安全及無公害的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的實際使用并不局限于實施例。
實施例一:
按照本發明的復方中草藥制劑組方,稱取原藥材202kg,各原藥材的重量分別為:馬齒莧60kg、老鸛草32kg、辣蓼16kg、澤漆50kg、鴨跖草24kg、甘草20kg。上述中草藥經粉碎,混合均勻、首次水提,加2424kg水,浸泡120分鐘后煎煮,煎煮時間為2小時,煎煮后過濾;第二次水提,在過濾后的藥中加水1212kg,煎煮時間為1.5小時,煎煮后過濾;合并兩次濾液,并濃縮至202公斤,滅菌得魚細菌性腸炎、爛腮、赤皮病的復方中草藥制劑。
將通過該方式制備的復方中草藥制劑,于2017年4月在福建龍巖棉花灘進行了試驗,該場養殖魚的品種為鱖魚,在剛出現腸炎、赤皮現象時,就按照每1立方米水體均勻潑灑使用本發明復方中草藥制劑500ml,連用3天,病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實施例二:
按照本發明的復方中草藥制劑組方,稱取原藥材170kg,各原藥材的重量分別為:馬齒莧50kg、老鸛草28kg、辣蓼12kg、澤漆44kg、鴨跖草20kg、甘草16kg。上述中草藥經粉碎,混合均勻、首次水提,加水2040kg,浸泡120分鐘后煎煮,煎煮時間為2小時,煎煮后過濾;第二次水提,在過濾后的藥中加水1020kg,煎煮時間為1.5小時,煎煮后過濾;合并兩次濾液,并濃縮至170公斤,滅菌得魚細菌性腸炎、爛腮、赤皮病的復方中草藥制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樂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樂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992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抗腫瘤作用的蔥蓮花提取物
- 下一篇:一種視網膜病癥的抑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