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含山藥多糖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298614.6 | 申請日: | 201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23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鄧付圓;韋恒友;張艷輝;閉廣進;吳寶國;譚永壽;申妍;韋璽;梁進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南寧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16 | 分類號: | A01N43/16;A01N43/4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許伯嚴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山藥 多糖 氟啶胺 殺菌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用殺菌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含山藥多糖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山藥多糖是山藥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山藥多糖主要由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研究表明,山藥經(jīng)熱水提取、去蛋白、乙醇沉淀、SephadexG-100純化得山藥多糖,分子量為8.1×10-4。目前人們對于山藥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降血糖、補中益氣、刺激或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等功能,而對于其抑菌功能的研究還比較少。
中國專利CN201410143035.0公開了一種山藥多糖的分離純化方法,包括前處理、熱水水浴浸提、Sevage法除蛋白、采用高速逆流色譜法進行粗分多糖和SephadexG-100層析柱進一步純化等步驟,同時,該專利還測定了山藥多糖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其結(jié)果表明,山藥多糖對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尼氏芽孢桿菌均無抑菌作用,對大腸桿菌有抑菌作用,但并不明顯,以二倍稀釋法測定最小抑菌濃度,得知山藥多糖對大腸桿菌的抑菌濃度為2.5mg/mL。
山藥多糖對于真菌的抑制作用目前還未見有研究公開。
氟啶胺屬于2,6-二硝基苯胺類化合物,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氟啶胺對于交鏈孢屬、葡萄孢屬、灰葡萄孢屬、疫霉屬、單軸霉屬、核盤菌屬和黑墾菌屬菌非常有效,兼有優(yōu)良的控制食植性螨類的作用,對十字花科植物根腫病也有卓越的防效,對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防效。
經(jīng)檢索目前沒有山藥多糖在殺菌劑增效方面的應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含山藥多糖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顯著提高氟啶胺的活性,減少化學農(nóng)藥用藥量,延緩病原菌的抗藥性產(chǎn)生。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含山藥多糖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活性組分由山藥多糖和氟啶胺組成,所述的山藥多糖和氟啶胺在組合物中的重量比為0.1-5:1。
所述的山藥多糖和氟啶胺的重量比優(yōu)選為:0.3:1、0.5:1或3:1。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制備成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或顆粒劑。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腫病及茄科作物晚疫病。
本發(fā)明具備的有益效果是:山藥多糖和氟啶胺按照重量比為0.1-5:1進行復配,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增效作用,山藥多糖本身對于真菌的抑制作用很小,其主要作為氟啶胺的增效劑,能夠顯著提高氟啶胺對病菌的抑制活性,二者混配還能夠減少化學藥劑氟啶胺的使用,從而降低成本,減少化學藥劑的殘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做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所述的百分比均為質(zhì)量百分比。
一室內(nèi)聯(lián)合毒力測定試驗
為了說明山藥多糖對于氟啶胺的增效作用,本發(fā)明采用孫云沛法計算共毒系數(shù)(CTC)來評價混用效果。
毒力指數(shù)TI(A)=(標準劑A的EC50÷A劑的EC50)×100
毒力指數(shù)TI(B)=(標準劑A的EC50÷B劑的EC50)×100
實際毒力指數(shù)ATI(AB)=(A的EC50÷AB的EC50)×100
理論毒力指數(shù)TTI(AB)=TI(A)×A在混劑中的百分數(shù)+TI(B)×B在混劑中的百分數(shù)
共毒系數(shù)(CTC)=[混劑實測毒力指數(shù)(A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shù)(TTI)]×100
評價標準為:共毒系數(shù)≥120表現(xiàn)為增效作用;共毒系數(shù)≤80表現(xiàn)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數(shù)<120表現(xiàn)為相加作用。
試驗方法:參照《農(nóng)藥室內(nèi)生物測定試驗準則NY/T 1156.13-2008第13部分:抑制晚疫病菌試驗葉片法》,用配制好相應濃度的藥劑噴霧處理馬鈴薯健康葉片,24h后,用制備好的孢子懸浮液均勻噴霧,在適宜的溫濕度及光照條件下培養(yǎng)5-7d,等空白對照病葉率達到50%以上時,分級調(diào)查各處理發(fā)病情況,計算病情指數(shù)及各藥劑的EC50,并根據(jù)孫云沛法計算混劑的共毒系數(shù)。
按照上述計算方法統(tǒng)計的室內(nèi)毒力測定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知,氟啶胺與山藥多糖的重量比為1:0.1-5時,其共毒系數(shù)均大于120,表現(xiàn)出明顯的協(xié)同增效作用;而當重量比為1:7、1:8以及1:10時,其共毒系數(shù)小于80,表現(xiàn)出明顯的拮抗作用;當重量比為1:15時,僅表現(xiàn)出簡單的相加作用。
二產(chǎn)品制備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南寧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廣西南寧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98614.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含山藥多糖和氟啶酰菌胺的殺菌組合物
- 下一篇: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油乳劑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A01N 人體、動植物體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43-00 含有雜環(huán)化合物的殺生劑、害蟲驅(qū)避劑或引誘劑,或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
A01N43-02 .具有帶1個或更多的氧或硫原子作為僅有的環(huán)雜原子的環(huán)
A01N43-34 .具有帶1個氮原子作為僅有的環(huán)雜原子的環(huán)
A01N43-48 .具有帶兩個氮原子作為僅有的環(huán)雜原子的環(huán)
A01N43-64 .具有帶3個氮原子作為僅有的環(huán)雜原子的環(huán)
A01N43-713 .具有帶4個或更多的氮原子作為僅有的環(huán)雜原子的環(h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