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T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96789.3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3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超然;孝大宇;劉棟;郭洋;李珠峰;苑薿木;滕月陽;康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6/03 | 分類號: | A61B6/03;A61B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613 | 代理人: | 齊勝杰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t 系統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CT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個前端掃描記錄儀、云端虛擬CT機、至少一個用戶設備;每一前端掃描記錄儀均連接云端虛擬CT機,每一用戶設備連接所述云端虛擬CT機;
所述每一前端掃描記錄儀包括:CT掃描主機架,位于CT掃描主機架內的高壓放線球管;用于接收高壓放線球管產生的X射線的探測器、連接探測器的數據傳送裝置;
所述數據傳送裝置將探測器檢測的信號發送至云端虛擬CT機;
所述云端虛擬CT機根據所述數據傳送裝置發送的信號進行處理,獲得重建的CT圖像;并將重建的CT圖像發送至少一個所述用戶設備,所述用戶設備展示所述重建的CT圖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T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掃描記錄儀還包括:
設置在CT掃描主機架外圍的機架外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CT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掃描記錄儀還包括:
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連接高壓放線球管、探測器、數據傳送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高壓放線球管產生X射線;所述控制裝置還用于控制探測器接收X射線,以及控制數據傳送裝置將探測器接收并記錄的信號發送至所述云端虛擬CT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CT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虛擬CT機包括:數據庫;
所述數據庫中存儲所述數據傳送裝置發送的檢測信號,所述每一檢測信號包括:空間標簽、時間標簽、能量信息和/或掃描參數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CT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虛擬CT機為后臺服務器,所述用戶設備為帶有顯示屏的電子設備,或者所述用戶設備為計算機。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CT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虛擬CT機還包括:用于實現個性化配置的接口。
7.一種基于權1至權6任一項所述的CT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所述云端虛擬CT機接收數據傳送裝置發送的檢測信號;所述檢測信號為前端掃描記錄儀采集并記錄的信號;
所述云端虛擬CT機對該檢測信號進行事件解析,獲得具有完整信息的CT數據;
所述云端虛擬CT機對CT數據進行預處理,并獲得預處理后的CT數據;
所述云端虛擬CT機根據預處理后的CT數據重建CT圖像;
所述云端虛擬CT機對重建的CT圖像進行后處理,并將后處理后的圖像發送至少一個所述用戶設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CT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T系統的使用方法還包括:
所述用戶設備為醫生所持的計算機時,所述用戶設備接收醫生輸入的賬號信息,并將該賬號信號發送至所述云端虛擬CT機;
所述云端虛擬CT機驗證所述賬號信息是否正確,在驗證通過之后,向用戶設備發送通過消息;
用戶設備根據接收的通過消息展示查找界面,并接收醫生通過查找界面輸入的查找標識,將該查找標識發送云端虛擬CT機,以便云端虛擬CT機在數據庫中查找與查找標識對應的數據;
用戶設備接收云端虛擬CT機查找的與查找標識一致的數據,并展示。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CT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T數據包括:空間標簽、時間標簽、能量信息和/或掃描參數信息。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CT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虛擬CT機對所述CT數據進行預處理,并獲得預處理后的CT數據的步驟之后,所述CT系統的使用方法還包括:
所述云端虛擬CT機對預處理后的CT數據進行校正;
相應地,所述云端虛擬CT機根據校正后的CT數據重建CT圖像;
所述云端虛擬CT機根據重建的CT圖像進行后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9678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