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電聯合優化調度模型的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96092.6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80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晨雨;顧偉;蔣平;李振元;蔡宏毅;李寶聚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46 | 分類號: | H02J3/4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電 聯合 優化 調度 模型 建模 方法 | ||
1.一種熱電聯合優化調度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電聯合優化調度模型是一個混合整數規劃模型,用于區域供熱系統,所述區域供熱系統包括熱源、熱網和熱負荷,所述熱網包括輸熱網和配熱網,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熱負荷與熱源的距離劃分出多個供熱區,并將一天劃分為多個時段;
步驟二:省略配熱網的熱傳輸損耗,根據輸熱網建立考慮熱網傳輸延時的輸熱網模型;分別計算各供熱區各時段內的熱量損耗,建立輸熱網的匯流節點模型,描述整個輸熱網的穩態熱力傳輸模型,具體為:
根據水流速度和調度時間間隔計算單位管道長度:
L=v·Δt
式中,L為單位管道長度,v為水流速度,Δt為調度時間間隔;
(1)根據熱傳遞的基本原理,計算土壤的熱阻以及單位管道長度內的熱水的溫度損耗:
式中,Re為土壤的熱阻,表示在第k個供熱區第t個時段內的供水網絡的溫度損耗,表示在第k個供熱區第t個時段內的回水網絡的溫度損耗,h代表供熱管道的中心到土壤表面的距離,λe為土壤熱導系數,αr為土壤表面的熱量傳輸系數,din和dex分別表示管道的內徑和外徑,β代表由附件造成的熱損耗的附加因子,λb代表管道表面絕熱材料的熱導,cwater代表水的比熱容,表示t時刻的土壤表面溫度,和分別代表在第k個供熱區中t時刻的供水管道與回水管道中的熱水質流量,和分別代表在k區域t時刻的供水管道與回水管網的水溫,Γ表示調度時刻集合,K代表熱負荷供熱區集合;
(2)考慮延時的節點質流量連續性約束:
式中,k.end代表最后一個供熱區,表示t時刻流過第k個換熱站的熱水質流量,表示t+1時刻流過第k個換熱站的熱水質流量;
(3)匯流節點處的水溫:
和分別表示在t時刻在第k個換熱站的供水溫度和回水溫度;
(4)相鄰供熱區管內熱水溫度損耗:
(5)管道流量限制:
式中,表示流經第k個換熱站的最大質流量,和分別表示第k個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的最大質流量;
(6)壓力損失:
式中,和分別表示在第k個區域t時刻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壓力,和分別表示在第k+1個區域t時刻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壓力,μ表示管道壓力系數,fk表示在第k個供熱區的摩擦系數,表示第k個供熱區域的管道內徑,是第k個供熱區域在時刻t的熱水密度;
(7)換熱站熱交換功率:
式中,Ht,k為換熱站熱交換功率,
步驟三:根據熱負荷建立能夠反映室內溫度的終端熱用戶模型;
步驟四:根據熱源建立包含常規機組、風電機組、熱電聯產機組、電鍋爐和儲熱罐在內的聯合優化調度模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電聯合優化調度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建立終端熱用戶模型的方法為:省略配熱網的熱傳輸損耗,換熱站從所述輸熱網吸收的熱量,就是傳輸給用戶側的熱量,根據熱力工程分別計算供暖區中的房屋的圍護結構熱損耗、冷風侵入熱損耗和冷風滲透熱損耗,得到一片供暖區內的平均室內溫度,從而衡量用戶的熱舒適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9609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