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禽畜糞便連續發酵堆肥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94626.1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63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萬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F15/00 | 分類號: | C05F15/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志合專利事務所50210 | 代理人: | 胡榮琿 |
| 地址: | 40005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禽 糞便 連續發酵 堆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堆肥發酵領域,具體為一種禽畜糞便連續發酵堆肥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每年產生的禽畜糞便多達30億噸,禽畜糞便中纖維素含量高,是可再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自然堆肥禽畜糞便的熟化速度慢,并且不易起溫,達不到我國堆肥無害化處理標準。在堆肥中加入發酵菌劑可以促進堆肥的熟化進程,并能提高堆肥的質量,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促使禽畜糞便發酵腐熟后成為優良的綠色有機肥。禽畜糞便屬于高纖維素含量廢棄物,由于纖維素的結構復雜、降解困難,因此如何加速纖維素的分解是實現禽畜糞便堆肥物料快速分解、達到腐熟的關鍵問題。已有研究表明,在堆肥中接種高溫或耐高溫降解菌可促進有機物降解,有效提高堆肥高溫期溫度、延長高溫期時長、加快堆肥腐熟,可以將豐富的纖維素廢資源轉化為再生資源,實現禽畜糞便無害化,而且可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并發展綠色農業,還能極大地推動生物肥料產業迅速發展,對人類社會意義重大。
然而,禽畜糞便在堆肥開始階段,接種的降解菌需適應堆肥環境,稱為延滯期,降解菌種一般不立即開始繁殖,而是重新調整其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組成,包括酶和細胞結構成分,準備細胞分裂,處于延滯期的降解菌對外界理化因子(如鹽堿度、熱、紫外線、X射線等)的抵抗能力較弱,降解菌的增殖率與死亡率相等,菌數幾乎不增加,導致產酶效率低下,禽畜糞便堆肥開始階段的熟化速度較慢,延長了禽畜糞便的堆肥時間,不利于大規模、多批次連續處理禽畜糞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禽畜糞便連續發酵堆肥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在待堆肥發酵禽畜糞便中混合發酵引物,有效縮短發酵菌、降解酶適應堆肥發酵環境的時間,快速發揮發酵菌、降解酶的發酵降解作用,實現對多批次禽畜糞便快速連續發酵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禽畜糞便的堆肥發酵效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禽畜糞便連續發酵堆肥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1)取禽畜糞便,通過添加輔料調節其含水量至50-55%,按1kg禽畜糞便添加50ml發酵菌菌液,該發酵菌濃度為1x109cfu/ml,發酵16-20d熟化,得到發酵引物;
2)取步驟1)得到的發酵引物,與待發酵的禽畜糞便混合,發酵引物與待發酵的禽畜糞便重量比為1:5-6,按1kg待發酵的禽畜糞便添加50ml發酵菌菌液,該發酵菌濃度為1x109cfu/ml,發酵14-18d熟化;
3)取部分步驟2)熟化的禽畜糞便作為發酵引物,重復步驟2),得到連續發酵堆肥。
步驟1)、步驟2)所述發酵菌菌液為產纖維素酶菌培養液。
所述產纖維素酶菌培養液為復合菌劑培養液,由最適低溫產酶菌培養液、最適常溫產酶菌培養液、最適高溫產酶菌培養液組成。
所述最適低溫產酶菌培養液:最適常溫產酶菌培養液:最適高溫產酶菌培養液的體積比為1-1.5:1:1,最適低溫產酶菌、最適常溫產酶菌、最適高溫產酶菌的濃度均為1x109cfu/ml。
所述最適低溫產酶菌為假單孢菌,所述最適常溫產酶菌為枯草芽孢桿菌枯草亞種,所述最適高溫產酶菌為嗜熱液化芽孢桿菌。
所述產纖維素酶菌為枯草芽孢桿菌枯草亞種。
步驟1)所述輔料為稻稈或木屑或麥稈或稻殼粉。
本發明禽畜糞便連續堆肥發酵的方法,通過預先制備發酵引物,發酵引物中含有大量的成熟的發酵菌且富含發酵菌生長、增殖的營養物質、生長因子等,與待發酵的禽畜糞便混合后,使待發酵的禽畜糞便具備了一定的適合發酵菌大量繁殖的生長環境,添加的培養好的發酵菌在待發酵的禽畜糞便中,經過較短時間的延滯期,即開始大量繁殖、產酶,發酵熟化待發酵的禽畜糞便,有效縮短禽畜糞便發酵堆肥的時間。熟化后的禽畜糞便可作為發酵引物,與后續批次的待發酵禽畜糞便混合,使后續批次的待發酵禽畜糞便形成適合發酵菌大量繁殖的生長環境,利于添加的發酵菌快速大量繁殖、產酶,實現禽畜糞便的連續發酵堆肥,有效提高了禽畜糞便的堆肥發酵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試驗組、對照組的溫度變化曲線圖;
圖2為試驗組、對照組的微生物數量變化曲線圖;
圖3為試驗組、對照組的纖維素酶活性變化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各菌種來源為:
假單胞菌(Pseudomonadaceae)購自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菌株保藏編號:CICC 1044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理工大學,未經重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946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