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航空器實時跟蹤引導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91917.5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32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孟柯生;夏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孟柯生 |
| 主分類號: | G05D1/10 | 分類號: | G05D1/10;G01S13/70;G01S13/5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姜玲玲 |
| 地址: | 230086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器 實時 跟蹤 引導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航空器實時跟蹤引導系統,雷達動態測距系統包括發射機、接收機、發射天線、接收天線以及顯示器;發射機產生一個雷達信號,通過發射天線發向航空器前輪,該雷達信號經航空器前輪反射回到接收天線,再由接收機計算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之間的時間延遲并進行斜距計算,測算出航空器前輪到相應機型停止線的距離,換算成距離信號輸入到顯示器上;實時跟蹤系統包括隨動裝置和高倍攝像頭;隨動裝置包括數據轉換器以及與數據轉換器連接的電動馬達,高倍攝像頭設于電動馬達上;數據轉換器通過接收由接收機傳來的距離信息,輸出經過計算得出的角度信息并傳給電動馬達,控制高倍攝像頭的角度,其優點在于確保航空器精準的停在規定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跟蹤引導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航空器實時跟蹤引導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機場有兩種方式引導航空器停靠在相應機型的停止線。一種是人工指揮方式,這種方式是機務人員利用指揮棒按照規定的動作指揮航空器停止在要求的位置。另一種方式是利用自動泊位系統來顯示航空器離停止線的距離,由飛行人員依靠剎車系統使航空器停留在停止線上。對于第一種方式,由于每個人對于快慢的控制程度不一樣以及不同航空器飛行人員理解的偏差,所以很容易造成航空器過線,對于過線的處理通常是使用拖車進行移動航空器至規定停止線,毫無疑問,這樣會造成航空器的延誤及人員工作量的增加。對于第二種方式,由于飛行員根據變化位移來判斷航空器的速度及剎車使用時間,這樣時而也會造成航空器入位過線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在航空器入位時,能夠讓飛行員直接觀測到航空器前輪運動狀態,并且能夠讓飛行員在直觀上覺察到航空器的滑行速度,從而能夠確保航空器精準的停在規定位置的航空器實時跟蹤引導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航空器實時跟蹤引導系統,包括雷達動態測距系統以及實時跟蹤系統;
所述雷達動態測距系統包括發射機、接收機、發射天線、接收天線以及顯示器;發射機產生一個雷達信號,通過發射天線發向航空器前輪,該雷達信號經航空器前輪反射回到接收天線,再由接收機計算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之間的時間延遲并進行斜距計算,測算出航空器前輪到相應機型停止線的距離,最后換算成距離信號輸入到顯示器上,其中斜距計算公式如公式1,距離計算如公式2,動態測距原理如圖2所示。
其中,S1代表斜距,C代表電磁波傳播速度,常數C=3×108米/秒,t2代表雷達信號反射到接收天線的時刻,t1代表雷達信號從發射天線發射時刻。
其中,S代表航空器前輪離停止線的距離,S1代表雷達和航空器前輪之間的斜距,S2代表停止線到雷達之間的水平距離,H代表雷達安裝高度;
所述實時跟蹤系統包括隨動裝置和高倍攝像頭;所述隨動裝置包括數據轉換器以及與數據轉換器連接的電動馬達,且所述高倍攝像頭設于所述電動馬達上;其中數據轉換器通過接收由接收機傳來的距離信息,輸出經過計算得出的角度信息,最后角度信息傳給電動馬達,從而控制高倍攝像頭的角度,使高倍攝像頭始終照射到航空器前輪,并實時跟蹤航空器前輪的運動狀態,最后將航空器前輪的運動狀態傳送到顯示器顯示。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用于放置發射機、接收機、顯示器和隨動裝置的支架。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顯示器包括兩塊設于所述支架上、且上下設置的豎向顯示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孟柯生,未經安徽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孟柯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919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頻熔鋅電爐的鋅環內襯
- 下一篇:一種新型陶瓷纖維層鋪毯用固定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