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SVC的P2P流媒體不等時長分片及調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90900.8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52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國林;汪慶明;龐希愚;王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易構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H04N21/8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高***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svc p2p 流媒體 不等 分片 調度 方法 | ||
本發明的基于SVC的P2P流媒體不等時長分片方法,包括:a).SVC視頻數據分層及求取每層的數據量大小;b).求基礎層分片中GOP數量;c).求其余層分片中GOP數量;d).對各個分層進行分片;e).二次分片;f).分片信息的存放。本發明引入2的指數函數對SVC視頻的增強層進行等時間長度分片,實現了各層在時間上的整體同步,把數據量大小比基礎層大的增強層的分片時間長度限制在基礎層的[1/2,1]內,減少了P2P系統中數據量較大的增強層調度的復雜性;對個別數據量較大的分片進行一分為二的二次分片,增強了P2P網絡系統中數據傳輸的穩定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基于SVC的P2P流媒體不等時長分片及調度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流媒體不等時長分片及調度方法,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基于SVC的P2P流媒體不等時長分片及調度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三網融合產業的興起,終端之間的數據共享將更加頻繁與普遍,當前互聯網上廣泛應用的P2P流媒體技術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但如何在異構的環境中傳輸和共享視頻數據成為當前P2P流媒體系統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多種自適應技術被提出,包括轉碼(transcoding)、聯播(simulcast)、多描述編碼(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和可擴展視頻編碼(SVC,Scalable Video Coding)等。其中SVC由于其高效的編碼效率、方便的自適應性和高共享度而成為這一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SVC將視頻編碼為一個基礎層和一個或多個增強層,層間數據在解碼時具有向下依賴關系:基礎層可獨立解碼并獲得一個基本質量的視頻,而某個增強層的解碼則需要基礎層和所有較低的增強層,并且解碼的增強層越多用戶觀看的視頻質量越高。相比于傳統的視頻編碼,在P2P流媒體系統中應用SVC可以獲得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用戶能夠根據自身情況動態調整下載的增強層數目,從而實現視頻質量自適應;另一方面,不同類型的終端之間也可以共享部分層的數據,從而大大提高數據分享效率。如何在P2P流媒體系統中高效、穩定傳輸SVC視頻數據已經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專利主要解決應用于P2P流媒體系統中的SVC數據分片問題。
在傳統的P2P流媒體系統中,視頻數據以分片為單位進行共享:單層視頻數據被分為數據量等大小的分片,客戶端以一定調度規則確定分片的下載順序并下載分片,同時客戶端每下載完一個分片即可將該分片上傳給其他用戶。與傳統的P2P視頻流媒體系統相同,基于SVC的P2P視頻流媒體系統也以分片為單位共享數據。然而為了便于視頻質量的調整和用戶之間的數據共享,SVC視頻一般以層為單位進行分片,此時需要考慮的則是層間的同步和協調問題,而傳統的數據量等大小的分片方法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在基于SVC的P2P視頻流媒體系統中多采用時間長度等大小的分片方法:將SVC的各個分層以一定播放時長為單位進行分片,層內每個分片播放時長相同,層間每個分片的播放時長也相同。
時間長度等大小分片方法能夠滿足SVC數據在解碼播放時的層間同步需求,然而,播放時長相同的分片在數據量大小上卻不相同,尤其是較低層分片的數據量往往會比較高層分片大很多。在丟包率相同的條件下,較大的分片會比較小的分片更容易丟失,尤其是在移動網絡這種整體丟包率較高的環境中。對SVC數據來說,由于解碼依賴性的存在,較低層分片比較高層分片更加重要,較低層分片的丟失會引起視頻質量的顯著下降,嚴重影響用戶體驗。采用等時長分片方法,不同分層中分片的數據量大小差距很大,同一個分層層內分片的數據量大小也各不相同,這會導致P2P網絡系統中數據傳輸的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基于SVC的P2P流媒體不等時長分片及調度方法。
本發明的基于SVC的P2P流媒體不等時長分片方法,其特別之處在于,通過以下步驟來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易構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易構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909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