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的雙向傳輸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88538.0 | 申請日: | 2017-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06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任強;韓領濤;姚昂;黃少堂;徐偉;鄭淳允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30/18 | 分類號: | B60W30/18;B60W10/06;B60W10/11;B60W10/14;B60W10/18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馮右明;葛紅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雙向 傳輸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涉及車輛的雙向傳輸控制系統。路面識別裝置采集車輛當前行駛的路面圖像,根據所述路面圖像識別車輛當前行駛的路面類型之后,將對應的第一地形模式請求信號通過信號中轉裝置轉發至全地形控制器,以啟動全地形適應模式下對應的地形模式;另一方面,地形控制器將地形模式的執行信息通過號中轉裝置轉發至路面識別裝置,以實現對當前執行的地形模式的狀態反饋;能夠協調車輛的全地形控制系統與輸入系統之間信息傳輸速率不一致的問題,有利于實現各種地形模式的實時切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車輛的雙向傳輸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全地形適應模式為近年來提出的一種車輛控制模式,一般應用于越野車型,其主要通過專用的全地形控制器實現。全地形適應模式下一般設置了多種擋位設定,例如普通、草地-沙礫-雪地、泥濘和車轍、沙土、巖石模式。全地形控制器均是通過與發動機控制系統以及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系統協同作用,在不同的模式下控制對發動機、制動系統以及汽車懸掛進行特定的調整,以提高的性能。
由于全地形適應模式屬于新興的技術,涉及車輛中各個控制系統的協作,不同系統的信號傳輸速率存在差異,故整體兼容性不盡人意,對地形的適應效果目前還有待提高。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車輛的雙向傳輸控制系統,能夠協調車輛的全地形控制系統與輸入系統之間信息傳輸速率不一致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的雙向傳輸控制系統,包括:路面識別裝置、信號中轉裝置以及全地形控制器;
所述路面識別裝置,用于采集車輛當前行駛的路面圖像,根據所述路面圖像識別當前行駛的路面類型,發出與當前路面類型對應的第一地形模式請求信號;
所述信號中轉裝置,用于接收所述路面識別裝置的發送的第一地形模式請求信號,并將所述第一地形模式請求信號轉發至全地形控制器;
所述全地形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地形模式請求信號啟動全地形適應模式下對應的地形模式,并將第一地形模式請求信號對應的地形模式的第一執行信息發送至所述信號中轉裝置;所述全地形適應模式下的地形模式包括普通地形模式、雪地模式、泥地模式、沙地模式中至少兩種;
所述信號中轉裝置,還用于將所述第一執行信息轉發至所述路面識別裝置。
上述方案,一方面,通過路面識別裝置實時采集車輛當前行駛的路面圖像,根據所述路面圖像識別車輛當前行駛的路面類型之后,將對應的第一地形模式請求信號通過信號中轉裝置轉發至全地形控制器,以啟動全地形適應模式下對應的地形模式;另一方面,地形控制器將地形模式的執行信息通過號中轉裝置轉發至路面識別裝置,以實現對當前執行的地形模式的狀態反饋;由此有效協調車輛的全地形控制系統與輸入系統之間信息傳輸速率不一致的問題,有利于實現各種地形模式的實時切換。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車輛的雙向傳輸控制系統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2為一實施例的不同動力輸出曲線的示例圖;
圖3為一實施例的不同換擋曲線的示例圖;
圖4為一實施例的不同動力分配曲線的示例圖;
圖5為一實施例的制動及降扭控制的示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885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