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稻機插缽苗育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88230.6 | 申請日: | 2017-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7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寶林;胡娟娟;楊晨;孫澤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王艷,許丹丹 |
| 地址: | 212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稻 機插缽苗 育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的育秧方法,屬于水稻栽培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是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稻米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容易消化,不僅是我國的主要食糧,世界上也約有一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稻谷副產品用途廣泛,其米糠既是家畜的精飼料,也是醫藥原料;谷殼可作為工業原料;稻草除作家畜飼料和食用菌生產原料以及有機肥料外,還是造紙工業等的原料。目前水稻的育秧方法很多,但秧苗素質不高,成本較高,良種使用率低,插秧成活率也無法進一步提高,培育方式不當,制約著水稻產量的提高;在每年播種季節,總有少部分農戶由于育秧過程操作不當引起水稻育秧期間水稻的壞種、爛芽,以及水稻的各種病蟲害的發生,造成水稻產量明顯減少,影響了農民的正常收入。因此一種新型高效的水稻育秧方法的開發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稻機插缽苗育秧方法,實現缽盤精確培育大秧齡的帶土缽體壯秧,秧齡彈性大,可精確取秧根系帶土缽苗精確有序機插,無傷秧傷根,機插后秧苗返青快,緩苗時間短、發根低位分蘗早,栽插均勻,漏秧率低的水稻育秧方法。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稻機插缽苗育秧方法,包括如下實施步驟:
1)種子選擇:根據不同茬口、品種特性以及安全齊穗期,選擇適合當地稻區所需品種的水稻種子;
2)浸種催芽:浸種時間的長短,因水溫而異,晚稻種子浸種時水溫較高,溫度為30~35℃,浸1~2天,浸種要結合種子消毒進行;浸種時加入適量多菌靈、線菌清、菌蟲清或施保克浸種1~2天;
3)苗床準備:包括秧田選擇、營養土配制、秧盤選擇和秧板制作;
4)播種;
5)苗床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化學調控和預防病害;
6)起秧運秧:根據秧齡和栽插進度,起秧移栽時,做到隨起、隨運、隨栽;
7)大田移栽:秧苗移栽時要做好基本苗數的計算、栽插深度的調節,以及提高栽插質量的其它配套措施。
其中,上述步驟1)中種子的品種為:對應長江中下游稻區:選擇Y兩優1號、新兩優6號、中浙優1號、內5優8015、珞優8號、連粳7號或秀水134品種的種子;對應華南稻區:選擇特優757、天優998、粵晶絲苗2號或天優122品種的種子;對應西南稻區:選擇宜香優211、F優498、內5優39或楚粳28號品種的種子;對應北方稻區:選擇龍粳25、通禾836、沈農9816或寧粳43號品種的種子。
其中,上述步驟2)浸種催芽前進行曬種和精選種子,常規稻種子播種前曬1~2天,雜交稻種子只攤晾通氣,曬種后精選種子,常規稻種子用泥水或質量比為1:50~55的鹽水選種,雜交稻種子用清水浸泡1~2小時后去秕谷;秧田選擇具體為選擇地塊平整、土質肥沃、運秧方便及排灌便利的弱酸性砂質壤土作為育秧田塊,按照秧田與大田的比例留足秧田,常規稻為1:45~50,雜交稻為1:55~60,秧田必須適當提前耕翻曬垡碎土,旱育秧床土要求調酸、培肥和清毒,PH6.0~6.5。
其中,上述步驟3)中營養土配制具體為:育秧營養土選用0~20厘米表層土用孔徑4~6毫米的篩子過篩,并覆農膜使床土熟化;常規稻按畝大田面積備足營床土80公斤,雜交稻按60公斤;在落谷前7~10天再按每100公斤床土拌入壯秧劑0.5公斤,拌勻制成營養土備用,每個秧盤裝土量為1.5公斤左右。
其中,上述步驟3)秧盤選擇為:選用規格為長61.8cm×寬31.5cm×高2.5cm,每盤448孔,孔徑1.6cm的秧盤,每畝大田用盤35-40張。
其中,上述步驟3)秧板制作為:常規秧田要求播種前10天上水整地,以薄水平整地表,無殘茬、秸稈和雜草等,泥漿深度達到5~8厘米,田塊高低差不超過3厘米,經過2天沉實后排水晾田,開溝作秧板,要求板面平整,根據缽盤尺寸規格,秧板寬1.6~1.8米,側溝寬0.3~0.4米,深0.2米左右,做到灌、排分開,內、外溝配套并多次上水整田驗平,高差不超過1厘米。
其中,上述步驟4)播種前嚴格調試播種機,精播勻播,缽內營養底土厚度穩定2/3孔深,蓋表土厚度不超過盤面,以不見芽谷為宜,要因品種類型確定每孔每盤播種量:常規稻每孔播種3~5粒,確保每孔3~5苗;雜交稻3粒左右,每孔確保2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882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產水稻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黑米稻的高產保優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