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尼龍粉末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87166.X | 申請日: | 2017-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70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苑先佩;陳海波;劉彪;姜慶梅;高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3/12 | 分類號: | C08J3/12;C08L77/02;C08L77/06;C08K5/20;C08K3/36;C08K5/5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2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尼龍 粉末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溶劑法制備尼龍粉末材料的方法,是將尼龍樹脂溶解于混溶劑中,經保溫保壓后通過霧化噴射裝置與常溫下尼龍的不良溶劑相向噴射,使高溫尼龍溶液在不良溶劑中冷卻從而使粉末析出,經分離、洗滌、干燥制得尼龍粉末。本發明提供的制備尼龍粉末的方法生產過程簡單,粉末顆粒無粘連,省卻了普通方法中的磨粉工序,降低了能耗和二次污染,制得的尼龍粉末粒徑小,顆粒為球形或者近似球形,粉末流動性好,產品應用廣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尼龍粉末的制備方法,具體地,是一種粒徑范圍為0.1-23.2μm的尼龍粉末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尼龍粉末是一種熱塑性粉末,具有較寬的加工溫度范圍和良好的物理性能,耐磨性好和摩擦系數小等優點。尼龍粉末熔融時流平性好,尤其是低熔點尼龍粉末由于流平性好,與各種金屬具有良好的粘合力(一般熱塑性粉末與金屬的附著力較差),用作金屬表面噴涂,既可保持金屬的剛性硬度,又可獲得尼龍的特性,并且可以少加或不加潤滑油運轉(亦可用水做潤滑油);其涂層可以進行各種機械加工,如因尺寸不合要求或表面不夠平整,可進行車、刨加工。長碳鏈尼龍另具有比重輕,吸水率低,耐寒性好,表面硬度大,較高的延伸性,富有彈性,耐化學性能良好,對大部分非極性溶劑穩定等特性。綜合以上優點,尼龍粉末可廣泛應用于粉末涂料、改性填料、粘合劑、生物醫藥、化妝品等領域,并逐漸向裝飾、消音減震等領域發展,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高分子材料。
目前,獲得尼龍粉末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即直接聚合法,機械粉碎法和溶劑沉析法。
直接聚合法一般是應用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或溶液聚合的方法將單體直接聚合成粉末狀聚合物。該方法獲得的尼龍粉末近似球形,粉末一般以微米級存在,粒徑較小,適用于特殊要求。但該方法的工藝要求嚴格且操作程序復雜,難以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
機械粉碎法一般采用液氮或液態二氧化碳為冷源,將尼龍樹脂切片溫度降到脆化溫度之下,使尼龍樹脂在粉碎過程中發生脆性斷裂。該方法無需添加任何化學試劑,僅通過物理方法改變物質的形態,工序簡單,能連續大規模生產,效率高,制成的粉末亦可保持原有的高彈性及固有的物理性能。但由于操作溫度低,設備需要貴重金屬,生產過程中需耗用大量深冷氣,成本較高;而且制得的微粒形狀不規則,很難得到球形微粒,并伴有樹脂的降解和損耗;粒徑分布范圍寬,比表面積小,用途有限。長碳鏈尼龍具有較強的柔韌性,更不適合進行機械粉碎的方法制備粉末。
溶劑沉析法是國內外制備尼龍粉末的主要途徑之一。它采用特殊溶劑在一定溫度壓力下將尼龍樹脂完全溶解,再將該混合液注入到不良介質中,使尼龍凝聚在不良介質中沉淀下來,或者通過降溫使尼龍再結晶,經分離、干燥、磨粉、過篩,最終制得成品粉末。該法溶劑來源豐富,成本低廉,且可回收循環使用,工藝簡單,容易工業化,生產出來的粉末性能穩定,粒徑控制在10-100μm,粒子粒徑分布較均勻,粘度基本無變化。現有溶劑沉析法只能制得粒徑較大的粉末,很難得到粒徑較小的產品;且粉末顆粒間有粘連,必須經過磨粉(例如球磨、氣流磨、磨盤磨等工藝)的后處理工序,耗能且容易產生二次污染。
因此,需要尋求一種新的尼龍粉末的制備方法,以獲得小粒徑的尼龍粉末且粉末質量好,顆粒無粘連,后處理工藝簡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尼龍粉末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設備要求低,獲得的尼龍粉末無粘連,后處理工序簡單,產品質量好。相比于現有溶劑沉析法,縮短了生產流程,降低能耗和污染,得到的產品粒徑更小。
為達到以上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所述的尼龍粉末的制備方法,是將尼龍樹脂溶解于混溶劑中,經保溫保壓后將尼龍樹脂的溶液與尼龍的不良溶劑相向噴射,冷卻析出后經分離、干燥制得。
優選地,所述的尼龍樹脂與混溶劑和任選的助劑混合后加入到高壓容器中加熱并攪拌,保溫保壓使物料溶解并均勻分散在混溶劑中,經與不良溶劑相向噴射冷卻、分離、干燥得到尼龍粉末,溶劑可回收再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871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