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發電裝置及智能穿戴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86115.5 | 申請日: | 2017-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090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肖宏;楊建鋒;魏榮杰;蔣叢華;周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35/02 | 分類號: | H02K3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電 裝置 智能 穿戴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發電裝置,包括:基板;發電模組,所述發電模組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發電模組包括第一增速齒輪;中心齒輪,所述中心齒輪固定設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中心齒輪與所述第一增速齒輪相嚙合,且所述第一增速齒輪可沿所述中心齒輪轉動。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自發電裝置與傳統擺錘式發電機構相比,所述自發電裝置利用發電模組代替擺錘轉動發電,從而達到減小機構的厚度和零件數量,簡化機械部分結構,同時,將單線圈繞組方式改為雙線圈繞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線圈繞組的整體厚度,提高發電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發電裝置及智能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申請號為“CN201520858167.1” ,名稱為“一種移動電源”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中公開了一種移動電源,包括外殼以及設置于外殼內的發電模組、控制電路板和電池;發電模組包括基板以及設置于基板上的重錘、傳動件、線圈、永磁體和軟磁體;重錘通過傳動件與永磁體連接,并可帶動永磁體轉動;永磁體的兩個磁極位于同一旋轉面內,并且兩個磁極所在的旋轉面與永磁體的轉動軸線垂直;永磁體同時位于軟磁體內;線圈與軟磁體相鄰,并且線圈的軸向與永磁體的轉動軸線垂直;控制電路板同時電連接至線圈和電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至少提供一種有用的商業選擇。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發電裝置,與傳統擺錘式發電機構相比,所述自發電裝置利用發電模組代替擺錘轉動發電,從而達到減小機構的厚度和零件數量,簡化機械部分結構,同時,將單線圈繞組方式改為雙線圈繞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線圈繞組的整體厚度,提高發電量。另外,由于降低了線圈繞組的線圈厚度,而提高了自發電裝置的電磁轉換效率。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自發電裝置,所述自發電裝置包括:基板;發電模組,所述發電模組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發電模組包括第一增速齒輪;中心齒輪,所述中心齒輪固定設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中心齒輪與所述第一增速齒輪相嚙合,且所述第一增速齒輪可沿所述中心齒輪轉動。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發電裝置,與傳統擺錘式發電機構相比,所述自發電裝置利用發電模組代替擺錘轉動發電,從而達到減小機構的厚度和零件數量,簡化機械部分結構的目的。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的自發電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技術特征:
所述自發電裝置還包括固定軸,所述固定軸的底端與所述基板連接,所述中心齒輪通過所述固定軸固定設置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發電模組還包括第一夾板,所述第一夾板在臨近其外側設置有一凸臺,所述凸臺內設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發電模組還包括第二增速齒輪、輸出齒輪,所述第一增速齒輪、所述第二增速齒輪、所述輸出齒輪包括輪片和齒輪軸,所述第二增速齒輪分別與所述第一增速齒輪、所述輸出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一增速齒輪、所述第二增速齒輪、所述輸出齒輪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第一夾板上。
所述發電模組還包括第一定子鐵芯片和永磁體,所述第一定子鐵芯片設置在所述第一夾板上,所述第一定子鐵芯片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永磁體沿其厚度方向上設置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三通孔與所述輸出齒輪的齒輪軸配合。
所述發電模組還包括第一繞組、第二繞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沿其厚度方向上設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繞組和所述第二繞組通過所述支撐板連接。
所述發電模組還包括第二夾板,所述第二夾板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繞組、所述第二繞組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增速齒輪、所述第二增速齒輪以及所述輸出齒輪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第二夾板上。
所述永磁體為環狀,所述環狀永磁體的材料為釹鐵硼,所述環形永磁體沿徑向充磁后一半為N極,一半為S極。
所述第一繞組、所述第二繞組包括有第二定子鐵芯片,所述第一定子鐵芯片和所述第二定子鐵芯片采用不同牌號的鐵鎳合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861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