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壓電氣設備減震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83792.1 | 申請日: | 2017-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93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全軍;陳新;孫亮;聶京凱;史卓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6F7/00 | 分類號: | F16F7/00;C22C38/02;C22C38/04;C22C38/16;C22C38/20;C22C38/42;C04B28/00;C04B111/20;C04B11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電氣設備 減震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壓電氣設備減震器,減震器包括減震框體、減震架及減震座,減震框體為正六面體,減震架由平行設置的板和豎直設置的支撐件組成。本發明的減震器提供高壓電氣設備抗地震時所需的彈性剛度,能有效降低上部高壓電氣設備的地震響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震器,具體涉及一種高壓電氣設備減震器。
背景技術
作為生命線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輸變電工程遭受地震的破壞影響極大,統計表明7級及以上的特大地震對輸變電工程中的支架類高壓設備極易遭到破壞。
支架類設備包括斷路器、隔離開關、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支柱絕緣子、避雷器等。地震中,斷路器的損壞率最高達到58%,隔離開關的損壞率最高達到30%,避雷器的損壞率最高達到66%。
目前國內用于電瓷型支架類設備的減震產品主要有橡膠墊、鉛阻尼器和向心式摩擦阻尼減震器。理論分析和試驗證明,橡膠墊和鉛合金阻尼器這兩種產品的減震效果不太理想,特別是在垂直向地震作用下,減震效果甚微。雖然向心式摩擦阻尼減震器的減震效果較好,但制造復雜,單價較高。
因此,亟需一種減震效果良好、制造簡單的減震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滿足現有技術的需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減震效果良好,且能實時感知震情、減震效果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采用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壓電氣設備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包括減震框體、減震架及減震座,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減震框體為正六面體,所述減震架由平行設置的板和豎直設置的支撐件組成。
作為本發明的第一優選方案,所述正六面體框體的側壁為可部分疊合的鋼板,上下面為彈性鋼板;所述正六面體內設有由半圓弧疊合組成的豎直方向有彈簧件的球體;所述球體與所述框體的所述鋼板間設有圓盤形彈性墊;沿所述彈性墊有對稱設置的彈性件;所述框體的豎直方向分別設有上下連接桿。
作為本發明的第二優選方案,所述彈簧件豎直方向貼敷有交錯設置且僅部分與其相連的摩擦片。
作為本發明的第三優選方案,所述減震座包括一體澆注成型的底板、緩沖板和耐腐立柱,所述緩沖板設于底板之上,所述底板和緩沖板上均設置有若干條橫向底板主筋和縱向底板箍筋;所述耐腐立柱貫穿底板和緩沖板的中心,所述耐腐立柱包括從里到外依次設置的混凝土立柱、鋼筋籠和保護殼,所述耐腐立柱頂部設置有固定設備的螺栓;所述底板下端設有豎直設置的錨桿。
作為本發明的第四優選方案,所述彈簧件和彈性件由按質量百分計的下述元素制得:C:0.60-0.70、Si:0.16~0.38、Mn:0.90~1.20、P≤0.035、S≤0.03、 Cr≤0.24、Ni≤0.30、Cu≤0.30。
作為本發明的第五優選方案,所述混凝土立柱采用的混凝土由按質量百分計的下述成分制得:水泥為7%~10%、礦物摻合料為6%~8%、中砂為30%~35%、石子為42%~50%、水為7%~8%、防腐劑為0.6%~0.7%、萘系減水劑為0.1%~0.2%。
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比,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異效果:
(1)本發明的減震器可提供高壓電氣設備抗地震時所需的彈性剛度,能有效降低上部高壓電氣設備的地震響應。
(2)本發明將減震座與減震框體固定結合,不僅增強了整個結構的穩定性,還增強了整個結構的抗震性能。
(3)本發明設有多級減震元件,彈簧件、彈性件及彈性墊的設置,均有效降低垂直向地震作用造成的傷害。
(4)本發明的減震座抗剪性能好,且整體結構簡潔,施工方便、有效節省資源。 (5)本發明提供的保護殼可增加對桿塔基礎的保護,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從而提高灌注樁基礎的耐久性能,使其適用于強腐蝕性地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未經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837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