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氣動原理的水循環水蛭養殖池塘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83138.0 | 申請日: | 2017-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2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國;熊良偉;王權;宋欣芮;黃鑫;吳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32237 | 代理人: | 龔擁軍 |
| 地址: | 2253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氣動 原理 水循環 水蛭 養殖 池塘 | ||
1.一種基于氣動原理的水循環水蛭養殖池塘,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若干條排污溝、若干個塑料膜隔墻、若干個納米增氧盤、集污溝和污水處理裝置;所述池塘是長方形的,南北方向的長度大于東西方向的長度;每一條所述排污溝都是南北方向延伸的,與所述池塘的池壁平行;每兩條相鄰的所述排污溝之間的距離為5-10m;每一條所述排污溝的長度與所述池塘的長度相等,寬度為50-100cm,每一條排污溝底面距離池塘底面的距離為20-40cm;所述集污溝在所述池塘的一邊,與若干條所述排污溝垂直;所述集污溝的長度等于所述池塘的寬度,所述集污溝的寬度為50-100cm;集污溝底部為倒梯形的,所述集污溝底部最深處距離所述排污溝底面20-35cm; 每一個所述塑料膜隔墻通過若干個固定樁固定在所述池塘底面上,在兩條相鄰的排污溝之間;兩個相鄰的所述塑料膜隔墻之間設有若干個納米增氧盤;所述污水處理裝置安裝在所述集污溝的外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氣動原理的水循環水蛭養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溝內包括防逃網箱和兩個擋板;所述防逃網箱是長度為50-100cm,寬度為50-100cm,高度為50-150cm的一個長方體;所述防逃網箱的四個側面為密度為30-60目的網片;兩個所述擋板分別安裝在所述防逃網箱沿著所述第一環溝延伸方向的兩個相對的側面上;兩個所述擋板的寬度為50-100cm,高度為30-50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氣動原理的水循環水蛭養殖池塘,其特征在于:兩個相鄰的所述塑料膜隔墻之間的距離為5-10m;所述塑料膜隔墻的頂端距離所述池塘底部20-45cm;所述塑料膜隔墻的高度為40-55cm。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氣動原理的水循環水蛭養殖池塘,其特征在于:兩個相鄰的所述固定樁之間的距離為2-4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氣動原理的水循環水蛭養殖池塘,其特征在于:在兩個相鄰所述塑料膜隔墻之間的若干個納米增氧盤,每兩個相鄰所述納米增氧盤之間的距離為5-20m;每一個所述納米增氧盤都朝向所述集污溝方向。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氣動原理的水循環水蛭養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水泵、污水過濾設備和水管;所述水泵放置在所述防逃網箱內;所述污水過濾設備放置在所述集污溝外部,與所述水泵連接;所述水管連接污水過濾設備和所述池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未經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831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養殖棘腹蛙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能自動清理垃圾的養殖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