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及其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81195.5 | 申請日: | 2017-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69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葉潤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97/02;B29D7/01;C08J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 地址: | 2471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纖維 集成 墻面 板材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及其生產方法,所述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的生產原料包括聚乙烯、竹木纖維、增溶劑、穩定劑、染料和防水涂覆層,所述生產原料的重量份數為聚乙烯90?100份、竹木纖維55?60份、增溶劑2?3份、穩定劑3?5份、染料0.5?0.8份。本發明采用傳統的板材生產工藝,簡單易實行,可以進行大規模的量產,本發明采用的穩定劑可以很好的解決傳統板材的熱脹冷縮現象,而且不同的溫度控制和制造時間也會有效的避免熱脹冷縮現象的產生,采用的增溶劑可以使各種材料混合的更加均勻使制造效果更好,而噴灑的防水涂覆層可以很好的抵抗水流或者潮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板材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竹木纖維集成板材是竹材與木材和塑料復合再生產物。它的面板材和底板材,采用的是上好的竹材,而其芯層多為杉木、樟木等木材,其生產制作要依靠精良的機器設備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規范的生產工藝流程,經過一系列的才能制作成為一種新型的復合地板材。
從目前市場上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受到的關注度在不斷的上升,但凡是考察或者安裝墻面板材的大多是考察竹木纖維板材,雖然其他材料制造的板材也有,但是所占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但是竹木纖維板材一直以來也沒有解決熱脹冷縮和防水性能較差的問題,所以我們提出一種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及其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及其生產方法,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及其生產方法,所述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的生產原料包括聚乙烯、竹木纖維、增溶劑、穩定劑、染料和防水涂覆層。
優選的,所述生產原料的重量份數為聚乙烯90-100份、竹木纖維55-60份、增溶劑2-3份、穩定劑3-5份、染料0.5-0.8份。
優選的,所述水果罐頭的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的生產步驟為:
(1)混料:將新型竹木纖維集成面板材的生產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份數配比,將配比完成的生產原料放入熱混合機內攪拌,所述熱混合機的溫度為170-180℃,混合時間為25-35min,混合完成后將熱混合機冷卻至150-160℃攪拌25-35min;
(2)擠壓成型:將步驟(1)混合完成的生產原料放入擠壓成型機并配合相應模具進行擠壓成型,所述模具的溫度為140-150℃,擠壓完成后得到半成品;
(3)牽引定型:將步驟(2)中的擠壓成型的半成品放置在牽引機上進行牽引定型,并將半成品內的空氣抽走,得到成品板材;
(4)切割:將步驟(3)得到的板材進行造型切割;
(5)噴灑防水涂覆層:將步驟(4)切割完成的板材通過平面磁控濺射的方式將防水涂覆層噴灑在板材的表面形成防水涂覆層,防水涂覆層噴灑完成后即可得到新型竹木纖維集成墻面板材。
優選的,所述防水涂覆層的厚度應小于0.1mm。
優選的,所述增溶劑的組成成分為馬來酸酐接枝增溶劑,所述穩定劑的組成成分為鈣鋅穩定劑,所述防水涂覆層的主要組成成分為聚氨脂類防水材料。
優選的,所述染料可以根據面板材顏色選擇是否使用。
本發明采用傳統的板材生產工藝,簡單易實行,可以進行大規模的量產,本發明采用的穩定劑可以很好的解決傳統板材的熱脹冷縮現象,而且不同的溫度控制和制造時間也會有效的避免熱脹冷縮現象的產生,采用的增溶劑可以使各種材料混合的更加均勻使制造效果更好,而噴灑的防水涂覆層可以很好的抵抗水流或者潮氣。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811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