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偏向SiC晶體的大邊、小邊精確定向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79149.1 | 申請日: | 201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01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秀芳;謝雪健;胡小波;徐現剛;張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3/207 | 分類號: | G01N23/207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楠 |
| 地址: | 25019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偏向 sic 晶體 精確 定向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偏向SiC晶體的大邊、小邊精確定向方法,屬于晶體加工領域,方法包括提供進行過磨平面處理的偏向SiC晶體,提供X射線定向儀;標記偏向SiC晶體的生長大邊、生長小邊;選取偏向SiC晶體的衍射面,將X射線定向儀的探測器位置固定在該衍射面發生布拉格衍射位置處,測試位于(0001)面與(11?20)面或(0001)面與(1?100)面之間衍射面衍射角的位置,在磨平的平面內旋轉晶體,不斷測試調整晶體表面的衍射方向,直至測得的衍射角與偏向后的理論值一致,實現對偏向SiC晶體大邊、小邊的精確定向。本方法定位準確,誤差小,無需對晶體進行二次滾圓,降低了晶體開裂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偏向SiC晶體的大邊、小邊精確定向方法,屬于晶體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SiC作為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一員,具有禁帶寬度大、熱導率高、臨界擊穿場強高、化學性能穩定等優異的性質?;谶@些性質,SiC材料在高溫、高頻、高壓、大功率、光電子及抗輻射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引用潛力。目前,SiC基電子器件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智能電網、混合動力汽車等領域。
目前常用的SiC襯底材料為4H-SiC、6H-SiC,它們均屬于六方晶系。襯底表面一般為(0001)面或(0001)面附近的近鄰面。根據半導體業界傳統的要求,需要在半導體襯底材料上做定位邊來標記晶體的晶向。在4H-SiC或6H-SiC單晶中存在兩個定位邊,分別為主定位邊(大邊)、副定位邊(小邊)。主定位邊指向晶體學[1-100]方向,副定位邊指向晶體學[11-20]方向,主定位邊與副定位邊之間呈90°夾角。此外,在SiC襯底中,定位邊還能夠表明晶體偏向的方向。如同質外延SiC薄膜時采用的(0001)偏向[11-20]方向4°或8°的襯底材料,此時襯底表面的法線方向偏向小邊方向,并與[0001]方向成4°或8°的夾角。當襯底的大邊、小邊位置定向不準時,會嚴重影響襯底的后期使用,如容易導致采用該襯底外延的SiC薄膜中產生多型夾雜等問題。因此準確定位大邊、小邊的方向對描述晶體的晶向及偏角具有重要意義。
當SiC單晶生長完成后,一般需要經過磨平面、晶體定向、滾圓、磨定位邊、切割、研磨、拋光等過程,最終加工成SiC襯底。目前在對晶體定向時,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按照籽晶生長大邊的位置確定晶體的大邊、小邊方向:將籽晶的大邊作為晶體的大邊方向,然后在與生長大邊垂直90°方向上確定小邊。當采用該方法時,晶體大邊、小邊定向的準確性嚴重受籽晶大邊、小邊定向準確性的影響,當籽晶的大邊、小邊定向不準確時,該方法得到的晶體的大邊、小邊方向通常也不準確。同時,生長大邊在生長結束后有時無法明確辨別,需要憑借經驗進行尋找生長大邊,因此導致此方法中人為因素引入的誤差較大。第二種方法是先將晶體進行磨平面,然后再將晶體進行初步滾圓,得到圓柱形晶體,再采用X射線定向儀,實現對晶體的大邊、小邊方向進行精確定向,最后對晶體進行二次滾圓,將晶體直徑滾成目標直徑。該方法雖然能夠實現對大邊、小邊方向的精確定向,但實際采用X射線定向儀定向過程中,需要不斷轉動晶體的外圓,步驟繁瑣。同時,該步驟中晶體需要進行兩次滾圓,而第二次滾圓時晶體容易發生開裂,因此該定向方法,實際操作過程步驟繁瑣,且增大了晶體開裂的風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大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91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