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工程的液體輸送管道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78096.1 | 申請日: | 201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93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瞿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瞿慧 |
| 主分類號: | F16L9/14 | 分類號: | F16L9/14;F16L59/02;C08L33/08;C08L29/14;C08L1/02;C08K13/02;C08K5/05;C08K3/32;C08K3/04;C08K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工程 液體 輸送 管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工程的液體輸送管道。
背景技術
現有的建筑液體(也稱管線、管路)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組成,并按照工藝流程的需要,配備相應的油泵機組,設計安裝成一個完整的管道系統,用以完成油料接卸及輸轉任務。液體系統,即用于運送石油及石油產品的管道系統,主要由輸油管線、輸油站及其他輔助相關設備組成,是石油儲運行業的主要設備之一,也是原油和石油產品最主要的輸送設備,與同屬于陸上運輸方式的鐵路和公路輸油相比,管道輸油具有運量大、密閉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數高等特點。液體的管材一般為鋼管,使用焊接和法蘭等連接裝置連接成長距離管道,并使用閥門進行開閉控制和流量調節。液體主要有等溫輸送、加熱輸送和順序輸送等輸送工藝。管道的腐蝕和如何防腐是管道養護的重要環節之一。目前液體已經成為石油的主要輸送工具之一,且在未來依舊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液體所用的管材主要為碳素鋼管,按照其制造工藝又可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無縫鋼管具有強度高,規格多等特點,因此適用于腐蝕性較強的油品或者高溫條件下的輸送。無縫鋼管又分為熱軋和冷拔兩種。由于冷拔加工會引起材料硬化,因此還需要依據管材的具體用途做相應的熱處理。焊接鋼管可分為對縫鋼管和落選焊接管兩種。排水管道長度按所有排水總管、干管、支管及檢查井,連接井進出口等長度和計算,不包括雨水口至排水管道間的連接管、進戶管及明渠。計算時應按單管計算,即在同一條街道上如有兩條或兩條以上并排的排水管道時,應按每條排水管道之和的長度計算。
目前現有的液體管道不具有保溫效果,冬天管道內的液體容易凝固,造成管道破損,并且保溫效果不好,不抗老化,抗拉強度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保溫效果好,抗老化,抗拉強度高的建筑工程的液體輸送管道。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工程的液體輸送管道,包括陶瓷內層、保溫層、鋁箔層、氣凝膠層和玻璃棉層,所述陶瓷內層、保溫層、鋁箔層、氣凝膠層和玻璃棉層依次從內至外設置,所述保溫層與陶瓷內層膠合連接,所述陶瓷內層內側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呈螺旋形設置,所述玻璃棉層外側設置有鋼套管,所述玻璃棉層內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設有一根以上,所述加強筋呈環形陣列分布,所述鋼套管為不銹鋼鋼套管,所述保溫層厚度大于1cm,所述氣凝膠層厚度與玻璃棉層厚度相等,所述鋼套管厚度大于2cm,所述保溫層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丙烯酸酯橡膠25-28份、聚乙烯醇縮甲醛纖15-20份、氧化鉻綠5-8份、甲基戊醇3-9份、磷酸三鈉11-15份、納米活性炭8-10份、過氧化苯甲酰13-15份、銅氨纖維10-12份、軟瓷5-7份、膨土巖9-14份、硬脂酸22-26份、甲酸鈉8-14份、氧化鈣4-7份、氧化鐵6-10份、白乳膠13-18份、丙烯酸乙酯2-4份和纖維素15-20份。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層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丙烯酸酯橡膠25份、聚乙烯醇縮甲醛纖15份、氧化鉻綠5份、甲基戊醇3份、磷酸三鈉11份、納米活性炭8份、過氧化苯甲酰13份、銅氨纖維10份、軟瓷5份、膨土巖9份、硬脂酸22份、甲酸鈉8份、氧化鈣4份、氧化鐵6份、白乳膠13份、丙烯酸乙酯2份和纖維素15份。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層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丙烯酸酯橡膠26.5份、聚乙烯醇縮甲醛纖17.5份、氧化鉻綠6.5份、甲基戊醇6份、磷酸三鈉13份、納米活性炭9份、過氧化苯甲酰14份、銅氨纖維11份、軟瓷6份、膨土巖11.5份、硬脂酸24份、甲酸鈉11份、氧化鈣5.5份、氧化鐵8份、白乳膠15.5份、丙烯酸乙酯3份和纖維素17.5份。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層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丙烯酸酯橡膠28份、聚乙烯醇縮甲醛纖20份、氧化鉻綠8份、甲基戊醇9份、磷酸三鈉15份、納米活性炭10份、過氧化苯甲酰15份、銅氨纖維12份、軟瓷7份、膨土巖14份、硬脂酸26份、甲酸鈉14份、氧化鈣7份、氧化鐵10份、白乳膠18份、丙烯酸乙酯4份和纖維素20份。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建筑工程的液體輸送管道的保溫層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瞿慧,未經瞿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80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