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乙炔法氣相生產醋酸乙烯酯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77632.6 | 申請日: | 201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11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敏華;董秀芹;李永輝;馬靜;姜浩錫;耿中峰;劉成;歐陽勝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67/04 | 分類號: | C07C67/04;C07C67/48;C07C67/52;C07C69/1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12201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30007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乙炔 相生 醋酸 乙烯 方法 | ||
1.一種乙炔法氣相生產醋酸乙烯酯的方法;包括乙炔與醋酸反應合成醋酸乙烯酯單元,乙炔與醋酸、醋酸乙烯酯分離單元;其特征為來自乙炔清凈工序的新鮮乙炔與循環的乙炔氣混合,被蒸汽加熱后進入循環氣體鼓風機,經增壓升溫后送入醋酸蒸發器,新鮮醋酸和精餾醋酸分別加至醋酸蒸發器的上部,被醋酸飽和的乙炔氣自醋酸蒸發器頂部排出,經加熱后進入合成反應器進行反應,反應產物經冷卻后送至氣體分離塔塔釜,氣體分離塔塔釜設有冷卻循環,在氣體分離塔中乙炔與醋酸、醋酸乙烯酯進行分離,塔頂得到循環乙炔,送至循環氣體鼓風機入口升壓,形成氣體循環,塔釜得到醋酸與醋酸乙烯酯反應液送至精餾工段;醋酸飽和的乙炔氣體從醋酸蒸發器塔頂排出,經過反應氣第一換熱器殼程、反應器進料預熱器送至合成反應器的管程入口進行反應,反應后生成的合成氣自合成反應器的管程出口排出后,經過反應氣第一換熱器管程、反應氣第二換熱器管程,進入氣體分離塔塔釜,循環乙炔自氣體分離塔的塔頂排出,與新鮮乙炔混合后進入循環氣體過熱器,加熱后進入循環氣體鼓風機,升壓后進入反應氣第二換熱器殼程,加熱后進入醋酸蒸發器塔釜進料口,形成一個循環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合成反應器通過反應氣第一換熱器連接醋酸蒸發器和氣體分離塔;在反應氣第一換熱器連接合成反應器之間設置有反應器進料預熱器;在反應氣第一換熱器和氣體分離塔之間設有反應氣第二換熱器;氣體分離塔和循環氣體鼓風機之間設有循環氣體過熱器;循環氣體鼓風機經過反應氣第二換熱器和醋酸蒸發器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環氣體鼓風機的壓縮比為0.2~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醋酸蒸發器的塔釜設有一個循環系統:醋酸自醋酸蒸發器的塔釜出料口排出后,經醋酸蒸發器循環泵進入循環醋酸加熱器,加熱后返回至醋酸蒸發器塔釜進料口;通過調節循環醋酸加熱器的加熱蒸汽量來控制醋酸蒸發器的塔頂溫度,進一步控制乙炔和醋酸的摩爾比。醋酸蒸發器的塔頂溫度為40~100℃,乙炔與醋酸的摩爾比為4~1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合成反應器的反應溫度為150~250℃,壓力為20~100KPa。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反應器入口管路上設置催化劑霧化器。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醋酸乙烯合成反應器為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管內裝有催化劑,乙炔與醋酸在管內進行反應,管間為加壓水,合成反應器連接反應器汽包,與反應器汽包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反應器汽包中的液相水進入合成反應器殼程入口、液相水在合成反應器中受熱氣化為氣液兩相,從合成反應器殼程出口排出,再進入反應器汽包1的氣/液混合相入口;汽包中的加壓水依靠在合成反應器內的受熱汽化和在反應器汽包中的汽液分離所構成的熱虹吸自然循環移除反應熱;反應器汽包的溫度145~245℃,壓力為0.6~2MPa。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氣體分離塔內冷卻器采用板式換熱器或管殼式換熱器;冷卻介質為低溫水或冷凍水;低溫介質走殼程;在塔內設置1~5個冷卻器;氣體分離塔的塔頂溫度為10~50℃,氣體分離塔內冷卻器熱物料出口溫度為10~50℃。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氣體分離塔外設置冷凍水循環槽,冷凍水加入至循環槽中,循環槽中的冷凍水一部分經冷凍水泵打入至氣體分離塔內冷卻器的殼程,經與氣體分離塔中上升的氣體換熱后,再返回至冷凍水循環槽中;從循環槽中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凍水送至冷凍水回水管總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763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適應甘蔗榨汁平臺
- 下一篇:含柔性聯接環節電液驅動負載協同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