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偏置車身前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76747.3 | 申請日: | 201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57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崢;黎志偉;陳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18 | 分類號: | B60R19/18;B60R19/34;B62D21/15;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偏置 車身 前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偏置車身前艙。
背景技術
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是一個由汽車保險公司資助的具有非盈利性質的第三方組織機構,作為全球最知名的汽車安全評價機構之一,IIHS以測試項目嚴格而著稱,是世界安全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IIHS針對車輛的安全評價測試初期只有40%正面偏置碰撞、側面碰撞、車頂強度測試以及模擬車輛被追尾的鞭打測試。依據多年的測試結果,在40%偏置碰撞這一項中,絕大多數車輛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但美國每年因發生車輛前部碰撞事故而造成的死亡人數卻并沒有大幅下降。根據調查,這些造成死亡的事故中,更小重疊面積的碰撞是致命的主要原因,為此IIHS自2013年開始創造性地加入了更為嚴苛的25%重疊偏置碰撞測試。25%正面重疊碰撞指測試車輛以40英里/小時(64千米/小時)的速度去撞擊重疊面積只相當于車身寬度25%的固體物質。由于碰撞面積大大減小,避開了傳統車身結構中最重要的吸能傳力結構前縱梁,因此對車輛結構的安全性能要求更為嚴苛。
隨著國家政策對汽車產業的大力扶持,國內主機廠和研究機構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希望實現汽車產業超車的夢想。近些年來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性能的要求不斷上升,使用全鋁車身結構的車型越來越多,車輛被動安全領域的研究也愈加深入,相應的眼界越來越寬,目標市場也越來越廣,國外頂尖的安全評價體系也納入了本土車企在研發新車型時的考慮目標。小重疊面碰撞往往會嚴重破壞乘員艙的結構,從而對乘員,特別是前排乘客帶來巨大傷害,同時由于在碰撞中,車輛會發生旋轉以及橫向偏移的運動趨勢,如何對車內乘員進行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專利號為201020586955.7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車身前艙裝置,包括第一縱梁、第二縱梁,所述車身前艙裝置還包括第一斜撐梁、第二斜撐梁、中間梁,其中:第一斜撐梁的一端與第一縱梁的前端連接,第一斜撐梁的另一端與第一縱梁的后端連接;第二斜撐梁的一端與第二縱梁的前端連接,第二斜撐梁的另一端與第二縱梁的后端連接;中間梁連接在第一斜撐梁、第二斜撐梁之間。該專利加強了縱梁與車輛的地板結構之間的過渡,使得碰撞能量能夠更有效地向后傳遞,但不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降低車輛的減速度峰值,面對更苛刻的25%重疊偏置碰撞測試無法滿足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小偏置車身前艙,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降低車輛的減速度峰值,保證車內空間有足的強度,盡可能減少碰撞中受到的沖擊傷害,有效提高車輛的被動安全性能,滿足國際頂尖的安全評價標準。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小偏置車身前艙,包括連接并形成多層級多方向吸能框架結構的前保橫梁、吸能盒、散熱器上安裝板、上縱梁、前縱梁、前懸架安裝板、前艙橫梁、散熱器安裝支柱、大燈橫梁、下彎縱梁、下A柱豎板、前圍板下橫梁和前風窗外板,所述的吸能框架結構包括:
由前保橫梁、吸能盒、前縱梁、下彎縱梁和前圍板下橫梁形成的框架一;
由前保橫梁、上縱梁、大燈橫梁和散熱器上安裝板形成的框架二;
由散熱器上安裝板、大燈橫梁、上縱梁、前懸架安裝板和前艙橫梁形成的框架三;
由前艙橫梁、前懸架安裝板、上縱梁和前風窗外板形成的框架四;
由散熱器上安裝板、大燈橫梁、上縱梁和前風窗外板形成的框架五;
由前風窗外板、下A柱豎板、下彎縱梁和前圍板下橫梁形成的框架六。
進一步地,該車身前艙左右對稱,所述的前保橫梁設于車身前艙的前端,所述的吸能盒設于前保橫梁的左右兩側,所述的前縱梁與吸能盒連接并左右對稱設置,所述的下彎縱梁與前縱梁連接并左右對稱設置,所述的前圍板下橫梁設于下彎縱梁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的上縱梁為弧形段,上縱梁下部與前保橫梁連接并左右對稱設置,所述的大燈橫梁與上縱梁上部連接并左右對稱設置,所述的散熱器上安裝板設于大燈橫梁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的前懸架安裝板與上縱梁內側連接并左右對稱設置,所述的前艙橫梁設于前懸架安裝板之間,所述的上縱梁連接前風窗外板。
進一步地,所述的前風窗外板左右兩側連接下A柱豎板,所述的下A柱豎板設于下彎縱梁的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的前保橫梁左右兩側設有副吸能盒。
進一步地,該車身前艙內設有前艙穩定桿,所述的前艙穩定桿的一端連接于前風窗外板,另一端連接于前懸架安裝板。
進一步地,所述的前風窗外板與前圍板下橫梁之間設置前圍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67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抗撞結構的導向剛度補償裝置
- 下一篇:一種卡車側防護裝置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