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加工機及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76704.5 | 申請日: | 201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232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藤本悟;上樂孝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YK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1D53/50 | 分類號: | B21D53/50;B21D35/00;B21D5/00;B21D28/02;B21D3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梁海蓮;余明偉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加工機,其特征在于,具備:
模具單元(10),其包括被供給長條狀的金屬材(80)的第1模具(11)及第2模具(12),基于所述第1模具(11)及第2模具(12)對所述金屬材(80)進行的剪切加工,在所述金屬材(80)形成型構件(80U);以及
加工機構(40),其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模具單元(10)的下游側,使用1個以上的加工具(130、140)對利用所述模具單元(10)進行了剪切加工的所述金屬材(80)進行加工,
在所述第1模具(11)及/或所述第2模具(12)中,組裝或安裝有能夠與所述金屬材(80)的所述型構件(80U)卡合的第1卡合部件(31),
所述第1卡合部件(31)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配置在比所述模具單元(10)對所述金屬材(80)進行剪切加工的位置(18)靠下游側的位置,
所述1個以上的加工具(130、140)包括加工具(130),所述加工具(130)進行動作,以便在通過所述第1卡合部件(31)和所述型構件(80U)的卡合使得位移被抑制的所述金屬材(80)形成1個以上彎曲部,
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的所述第1卡合部件(31)和所述加工機構(40)的間隔,小于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的所述第1卡合部件(31)和所述剪切加工的位置(18)的間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機,其中,
在所述模具單元(10)的所述第1模具(11)及/或所述第2模具(12)中,組裝或安裝有能夠與所述金屬材(80)的所述型構件(80U)卡合的第2卡合部件(32),
所述第2卡合部件(32)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配置在所述剪切加工的位置(18)的下游側,
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的所述第2卡合部件(32)和所述剪切加工的位置(18)的間隔,小于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的所述第2卡合部件(32)和所述加工機構(40)的間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機,其中,
所述第1卡合部件(31)與下述位置的型構件(80U)卡合,該型構件(80U)位于在比作為所述加工機構(40)的加工對象的所述型構件(80U)靠上游側且相距1個以上的型構件(80U)所對應的長度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機,其中,
所述加工機構(40)還具備用于切斷所述金屬材(80)的切割器(140),
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的所述第1卡合部件(31)和所述切割器(140)的間隔,小于在所述金屬材(80)的輸送方向上的所述第1卡合部件(31)和所述剪切加工的位置(18)的間隔。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機,其中,還具備:
操作臺(50),其具有用于載置所述模具單元(10)及/或加工機構(40)的第1面(51)、以及與所述第1面(51)正交的第2面(52);以及
部件(61、62),其朝向所述操作臺(50)的所述第2面(52)推動或推壓所述模具單元(10)及/或加工機構(40)。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機,其中,
所述第1卡合部件(31)安裝于所述第1模具(11),
在所述第2模具(12)設置有引導所述第1卡合部件(31)的移動的引導部件(63)。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機,其中,
所述第1卡合部件(31)能夠通過彈簧(64)而從位移位置恢復到初始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機,其中,
所述第2卡合部件(32)能夠通過彈簧(64)而從位移位置恢復到初始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機,其中,
所述第1模具(11)及第2模具(12)中的一方具有沖壓區域(21),所述第1模具(11)及第2模具(12)中的另一方具有沖模區域(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YKK株式會社,未經YK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670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