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杏鮑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74251.2 | 申請日: | 201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2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倪棟;胡傳銀;張愛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天馬敬安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63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杏鮑菇菌渣 栽培 秀珍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食用菌栽培領域,特別是秀珍菇栽培領域。
背景技術
技術背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國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尤其是2006年以來全國的工廠化食用菌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每年新增加食用菌工廠超過100家,2010-2013年每周會有一個食用菌廠建成運營,全國工廠化食用菌日生產超過1億袋,日產量達5萬噸。同期產生食用菌菌渣也超過5萬噸,大量菌渣難以及時處理,不僅污染了環境,更重要的是杏鮑菇等工廠化菌渣中含有眾多可利用的營養元素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微量元素等沒有充分吸收利用,循環利用杏鮑菇菌渣再次栽培秀珍菇食用菌的基質配方和操作技術,比以往單純用新基質栽培秀珍菇食用菌有明顯的節本、增效特征,該技術應用既可以充分利用菌渣物質資源,又可以減少菌渣對菌廠周圍環境的污染影響,同時可以實質性地促進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一種利用杏鮑菇廢渣栽培秀珍菇的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步驟1、杏鮑菇菌渣收集處理:杏鮑菇菌渣經脫袋粉碎后曬干,堆放于通風處保存,此后不可再受雨淋和水漬,如果季節合適,可將采菇后的杏鮑菇菌渣經脫袋粉碎后立即使用,菌渣經脫袋粉碎后曬干(含水量低于15%),堆放于通風處保存備用,也可將粉碎后立即使用;
步驟2、菌渣與其他原料按相對比例配料:幾種杏鮑菇菌渣培養料配方:1、杏鮑菇菌渣31%,雜木屑33%,玉米芯21%,麥麩6%,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
2、杏鮑菇菌渣32%,雜木屑31%,玉米芯22%,麥麩6%,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3、杏鮑菇菌渣33%,雜木屑29%,玉米芯23%,麥麩6%,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 4、杏鮑菇菌渣34%,雜木屑27%,玉米芯24,麥麩6%,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5、杏鮑菇菌渣35%,雜木屑25%,玉米芯25,麥麩6%,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6、杏鮑菇菌渣36%,雜木屑23%,玉米芯26,麥麩6%,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7、杏鮑菇菌渣37%,雜木屑22%,玉米芯27,麥麩5%,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8、杏鮑菇菌渣38%,雜木屑20%,玉米芯28,麥麩5%,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9、杏鮑菇菌渣39%,雜木屑18%,玉米芯29,麥麩5%,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10、杏鮑菇菌渣40%,雜木屑16%,玉米芯30,麥麩5%,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
經反復試驗杏鮑菇廢菌渣31-40%,雜木屑16-31%,玉米芯21-30%,麥麩5-6%,豆粕4%,玉米面3%,生石灰1%,碳酸鈣1%的配比效果較好;
步驟3、拌料:工廠化栽培食用菌采取攪拌機機械拌料,將原料按比例稱量再換算成體積后取料倒入攪拌機進行拌料,先將石灰、鈣粉等輔料混合均勻后干拌,再添加菌渣、雜木屑等主料,連續5min拌勻;然后邊加水、邊翻料,每鍋料攪拌時間約30min,料含水量61-63%為宜,PH值8.5—9.5為宜;
步驟4、裝袋:用裝袋機裝袋,出菇袋長35cm、寬18cm,裝料后,在袋口套上套環,蓋上塞蓋,豎立擺放塑料滅菌筐內,再放在滅菌車上推入高壓滅菌柜滅菌;
步驟5、滅菌:采取高壓滅菌方式,菌袋放入高壓滅菌柜里進行滅菌;
步驟6、接種:接種在無菌室進行,固體菌種接種方法流程:接種人員每人一筐,一手拿菌種袋,一手迅速拔開菌袋套環塞蓋,先將枝條菌種插進菌袋洞穴中,再在洞穴上部放少許菌種蓋住洞口,然后拔開下一袋塞蓋蓋住剛接種好的菌袋,如此循環推進;
步驟7、發菌:發菌房提前做好消毒滅菌,出菇袋豎立在塑料筐內,整齊擺放在菌架上,發菌要求黑暗、通風,適宜溫度范圍為20℃-24℃,空氣相對濕度為65%左右,一般25-30d菌絲可發滿菌袋,菌絲潔白、粗壯;
步驟8、出菇管理:出菇袋出現少數菇蕾時即可搬運至出菇房進行出菇管理,一是原基分化階段管理:此階段要拉大溫差刺激,通過制冷機組控制環境溫度降低到5-10℃培養12h左右,并適當增加光照刺激,二是菇蕾形成階段管理:此階段要保持溫、濕度平穩,適量噴霧水,減少通氣量,環境穩定可提高成菇率,三是子實體生長階段管理:當菌柄不斷伸長變粗、頂端形成青灰色圓帽時,要減弱光線,減小通風量,控制菇蓋成長,每天噴水3-4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天馬敬安食品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天馬敬安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42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蓋子滾筋圈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毛細管墩包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