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銀行多系統間用戶手機號碼的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73822.0 | 申請日: | 201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2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顯;張靖;孫紅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G06F21/31;G06Q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濤 |
| 地址: | 10081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銀行 系統 用戶 手機號碼 同步 控制 方法 | ||
1.一種銀行多系統間用戶手機號碼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銀行核心系統接收用戶手機號碼維護交易請求;所述用戶手機號碼維護交易請求包括用戶權限認證信息和待更新手機號碼;
銀行核心系統根據所述用戶權限認證信息對用戶權限進行認證;
銀行核心系統在對用戶權限進行認證通過后,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的用戶手機號碼更改為所述待更新手機號碼,并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用戶手機號碼對應的一存量數據標識位更改為一增量數據標識位;
銀行核心系統根據預先設置的同步方式以及所述增量數據標識位,將增量數據標識位對應的待更新手機號碼同步到一至多個外圍系統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行多系統間用戶手機號碼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權限認證信息包括用戶銀行卡信息;
所述銀行核心系統根據所述用戶權限認證信息對用戶權限進行認證,包括:
銀行核心系統判斷用戶銀行卡信息對應的銀行卡是否是用戶所有銀行卡中交易權限級別最高的銀行卡;所述交易權限級別從最高級到最低級依次為:用戶與銀行簽約的帶有網絡銀行或手機銀行業務的銀行卡、用戶與銀行簽約的帶有電話銀行業務的銀行卡、用戶與銀行簽約的用戶手機號碼對應的銀行卡、用戶與銀行簽約的任意一張銀行卡;
銀行核心系統在判斷到用戶銀行卡信息對應的銀行卡是用戶所有銀行卡中交易權限級別最高的銀行卡時,確定對用戶權限進行認證通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行多系統間用戶手機號碼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銀行核心系統在對用戶權限進行認證通過后,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的用戶手機號碼更改為所述待更新手機號碼,并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用戶手機號碼對應的一存量數據標識位更改為一增量數據標識位,包括:
銀行核心系統在對用戶權限進行認證通過后,將用戶手機號碼維護交易請求放置于預先設置的消息隊列中;
銀行核心系統在所述消息隊列中獲取用戶手機號碼維護交易請求中的待更新手機號碼,并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的用戶手機號碼更改為所述待更新手機號碼,并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用戶手機號碼對應的一存量數據標識位更改為一增量數據標識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行多系統間用戶手機號碼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銀行核心系統在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的用戶手機號碼更改為所述待更新手機號碼時,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用戶手機號碼對應的一維護日期標識設置為用戶手機號碼的更改日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銀行多系統間用戶手機號碼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銀行核心系統根據預先設置的同步方式以及所述增量數據標識位,將增量數據標識位對應的待更新手機號碼同步到一至多個外圍系統中,包括:
銀行核心系統將銀行核心系統本地數據庫中與增量數據標識位對應,且維護日期標識中的更改日期為當前日期T的待更新手機號碼,在當前日期T的一預設時間段發送至數據平臺系統;
所述數據平臺系統在當前日期T的下一天T+1將所述待更新手機號碼發送至一至多個外圍系統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銀行多系統間用戶手機號碼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所述外圍系統在獲取到所述待更新手機號碼后,根據預先設置的銀行業務策略,確定外圍系統自身是否滿足手機號碼更改條件;
所述外圍系統在確定外圍系統自身滿足手機號碼更改條件后,將外圍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的用戶手機號碼更改為所述待更新手機號碼;
所述外圍系統在確定外圍系統自身不滿足手機號碼更改條件后,不對外圍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的用戶手機號碼進行更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行多系統間用戶手機號碼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銀行核心系統根據預先設置的同步方式以及所述增量數據標識位,將增量數據標識位對應的待更新手機號碼同步到一至多個外圍系統中,包括:
銀行核心系統將增量數據標識位對應的待更新手機號碼以聯機方式實時同步到一至多個外圍系統中;
所述外圍系統將外圍系統本地數據庫中的用戶手機號碼更改為所述待更新手機號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38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