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滑動窗法的事故多發路段自動鑒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73306.8 | 申請日: | 201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56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孟祥海;張道玉;梁心雨;蔣艷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立超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滑動 事故 多發 路段 自動 鑒別方法 | ||
1.一種基于滑動窗法的事故多發路段自動鑒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滑動窗法的事故多發路段自動鑒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進行事故數據預處理;
步驟二:將步驟一預處理后的事故數據標記于道路上;
步驟三:確定滑動窗口的滑動步長s和窗口長度l;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確定窗口長度的滑動窗口按照確定的滑動步長,沿著步驟二標記事故數據后的道路滑動,直到滑動窗口抵達待鑒別道路的終點為止;
步驟五:事故多發路段鑒別結果輸出;
所述步驟一中進行事故數據預處理的具體過程為:
對事故數據進行檢查矯正,刪去不可用的數據;所述不可用的數據為數據不全或對事故點的樁號記錄錯誤;
所述步驟二中將步驟一預處理后的事故數據標記于道路上的具體過程為:
將步驟一預處理后的事故數據按照記錄的樁號對應標記于道路,形成帶有事故數據的帶狀路線圖;
所述步驟三中確定滑動窗口的滑動步長s和窗口長度l的具體過程為:
當道路上的事故次數服從泊松分布時,滑動窗口的長度根據以下公式確定:
其中N為事故次數;λ為平均每公里的事故次數;a為顯著性水平,取5%;P(N≥Nc)為事故次數大于等于事故多發路段事故判別數的概率;
當道路上事故次數服從負二項分布時,滑動窗口的長度按下式計算確定:
其中λ為平均每公里的事故次數;k為過度離散參數;Γ(·)為伽瑪函數;
滑動窗口的滑動步長為窗口長度的1/10或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滑動窗法的事故多發路段自動鑒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將步驟三中確定窗口長度的滑動窗口按照確定的滑動步長,沿著步驟二標記事故數據后的道路滑動,直到滑動窗口抵達待鑒別道路的終點為止的具體過程為:
窗口在道路上進行滑動時用第1窗、第2窗、第3窗,…,第m窗對窗口進行標記;若在第i1窗中第一次出現事故數大于事故多發路段事故判別數時,則出現事故多發路段,記錄事故多發路段起點為(i1-1)s,繼續滑動,當第j1窗中事故數小于事故多發路段判別數時,則事故多發路段的終點為(j1-1)s+l,第一段事故多發路段為((i1-1)s,(j1-1)s+l);繼續滑動,當第i2個窗口出現事故數大于事故多發路段事故判別數時,此時為第2個事故多發路段,起點為(i2-1)s,繼續滑動,直至第j2窗中事故數小于事故多發路段判別數時,即為第2個事故多發路段終點,其位置為(j2-1)s+l;直到第n個事故多發路段鑒別完成,即滑動窗口抵達待鑒別道路的終點為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滑動窗法的事故多發路段自動鑒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事故多發路段鑒別結果輸出具體為:((i1-1)s,(j1-1)s+l),((i2-1)s,(j2-1)s+l),((i3-1)s,(j3-1)s+l),…,((in-1)s,(jn-1)s+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330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