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靈芝灸貼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73266.7 | 申請日: | 201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136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焦春偉;謝意珍;馬詩經;楊詠善;陳家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粵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282 | 分類號: | A61K36/282;A61K9/70;A61P17/00;A61P29/00;A61P39/00;A61P39/06;A61P3/06;A61P9/12;A61P3/10;A61P21/00;A61K3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弘邦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張釔斌 |
| 地址: | 526238 廣東省肇慶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靈芝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靈芝灸貼,從上至下依次包括背襯層、復合壓敏膠層及保護層,其中,所述復合壓敏膠層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20%~40%靈芝、0~15%艾草、0.02~6%砭石超微粉、余量為壓敏膠。以靈芝作為主要活性物質,復配艾草,砭石超微粉。依靠其所含不同功效成分合理組合,既保證靈芝的功效,又充分發揮艾草中活性成分、砭石的磁能量及微量元素的優勢,達到優勢互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和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靈芝灸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靈芝(Ganoderma lucidum)屬于擔子菌類多孔菌科赤芝或紫芝干燥子實體,在我國擁有上千年的食藥用歷史,被稱為“仙草”。研究表明,靈芝含有多糖、三萜類、揮發油、氨基酸、蛋白質、多肽、甾類、微量元素等,具有止痛、鎮痛、消炎、抗氧化、抗疲勞、抗衰老、調節免疫、保肝護肝、抗腫瘤等功效。艾草(Artemisia argyi)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也作為一種傳統中草藥有特殊的強烈香味,在國內廣泛分布,價格低廉且易于獲得,其主要成分為揮發油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溫經活絡、驅寒止痛、消炎、抗氧化、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功能。砭石含有超過36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作用于人體皮膚表面可產生極遠紅外輻射及超聲波脈沖,人體吸收超聲波的能量后,產生熱量,加快血液循環,發揮鎮痛、解除肌肉痙攣、改善組織微循環狀態等作用,可用于防治頸椎病、腰椎病、偏頭疼、腦血管疾病以及消除疲勞、美容養顏等。
灸法是以燃著的艾絨或其他可燃材料,溫烤或燒灼穴位或患病部位的醫療保健方法。貼劑是指粘貼在皮膚上,藥物可產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種薄片狀制劑。灸貼是一種新型貼劑,在傳統灸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針對病灶或穴位經絡產生調理和治療作用。目前市售靈芝產品多數以保健食品、藥品為主,僅有靈芝冠心貼作為普通貼劑銷售,如申請號為201610288599.2和CN201610292777.9的專利文件報道了以超過十種中草藥復配制備的穴位貼,但是并沒有以靈芝為主要原料制備成灸貼產品。市場上也暫未見靈芝灸貼類產品銷售。傳統艾灸療法療效雖好,但存在使用明火時煙霧大、專業要求高、危害呼吸道、操作復雜、攜帶不方便等問題,而且現有多數貼劑產品較少滿足人體工程學設計,貼在關節處、手肘、腳踝、膝蓋等處皮膚時,容易掉落,無法發揮效果,且反復調整貼劑,降低適宜人群的使用積極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以靈芝為主要活性成分,復配艾草、砭石超微粉的靈芝灸貼,具有鎮痛、消炎、抗氧化、抗疲勞、抗衰老、美容養顏的功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靈芝灸貼,從上至下依次包括背襯層、復合壓敏膠層及保護層,其中,所述復合壓敏膠層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20%~40%靈芝、0~15%艾草、0.02~6%砭石超微粉、余量為壓敏膠。
上述靈芝灸貼,其中,所述復合壓敏膠層涂布在背襯層上,厚度為0.5mm~2mm。
優選的,上述靈芝灸貼為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及橢圓形,其邊長或直徑的大小為2-10cm。
優選的,所述的背襯層是水刺無紡布。
優選的,所述的靈芝是靈芝水提取物、靈芝醇提取物、靈芝乙酸乙酯提取物、靈芝超微粉、靈芝孢子油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優選的,所述艾草是艾草水提取物、艾草醇提取物、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艾草精油、艾草超微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優選的,所述壓敏膠是水溶性壓敏膠、熱熔性壓敏膠、壓延性壓敏膠中的一種。
優選的,所述的保護層是離型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靈芝灸貼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按質量百分比稱取以下原料:20%~40%靈芝、0~15%艾草、0.02~6%砭石超微粉、余量為壓敏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粵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粵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32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